40年代戏剧运动和发展.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十年代的戏剧

运动和创作

1937--------1949四十年代中国戏剧运动和发展

抗战初期:向“广场戏剧”倾斜广场戏剧敌后根据地:从秧歌剧到新歌剧四十年代40年代末:学潮中的广场活报剧中国戏剧大后方、上海孤岛剧场戏剧沦陷区“广场戏剧”第一次高潮:

抗战初期:戏剧向“广场戏剧”倾斜

★“抗战戏剧”序幕的拉开: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剧作家协会即集体创作了三幕剧《保卫卢沟桥》。在剧本《代序》中宣布:要求戏剧的形式,“在全民总动员的口号下,加紧我们民族复兴的信号,暴露敌人侵略的阴谋,更号召落后的同胞们觉醒”,由此揭开了中国抗战戏剧的序幕。★主要的演剧队1、1937年,“八·一三”上海战争发生后,上海职业和业余戏剧工作者在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主持下组织了13个救亡演剧队,其中除两个留在上海外,其余都分赴内地演出。2、1938年秋,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在救亡演剧队基础上组织了10个抗敌演剧队和5个抗敌宣传队,并将1937年9月成立的孩子剧团纳入三厅编制。★“剧场戏剧”向“广场戏剧”倾斜的变化:戏剧从都市走向内地,没有了剧场和舞台,演出场所被限制在街头、广场、临时搭起来的舞台,乡村庙会的舞台等,也没有了种种基本设施,煤油灯、蜡烛代替了现代化的照明工具。幕布重被广泛运用,风、雨、太阳成了演剧的对头。观众不再是城市里衣冠楚楚的知识分子和小市民阶层,而是小城市里的商人、农民、工人和士兵,文化水平比较低,却有一点热情和好奇心。演出内容从前朝往代的历史和传说中的人物和故事,到现代的中国人,如残暴的敌寇,狡猾的汉奸,自己的同伴,乃至他们自己。因为客观环境不同,演出的戏就要求装置简单,人物和故事现实,对白通俗,演技有一定程度的夸张。这就是说,从现代大城市的“剧场”走向街头、村镇,以至战地的“广场”,即“剧场戏剧”走向“广场戏剧”,这不仅是演出舞台的变化,而且意味着戏剧观念、艺术表现、写作方式、演出形式……等一系列的变化。★“广场戏剧”的形式“广场戏剧”的形式,如街头剧、广场剧、茶馆剧、游行剧、活报剧、谐剧等。茶馆剧:则是根据西南地区普遍老百姓有到茶馆喝茶的习惯,演员扮作茶客,分别入坐,造成故事,引起其它茶客的注意,并不由自主地进入角色。游行剧:是采取化装游行进行宣传的戏剧形式。我们不仅要把话剧送到民众面前去,而且要民众跟我们一块儿来演剧,只有这样,戏剧才能算是大众的。——刘保罗游行剧剧照★“广场戏剧”实验的另一个方向面对文盲(半文盲)而又长期受到民族戏曲熏陶的观众,广场戏剧的演出,就必然要吸取锣鼓、杂耍、曲艺、民歌曲调等民间艺术。同时,更是要打破单一的话剧格局,而将歌、舞、说、演、唱熔为一炉。“广场戏剧”的第二个高潮:

敌后根据地:从秧歌剧到新歌剧

★背景:1940年初,延安的戏剧舞台以演出中外名剧为主的。上演的剧目有:果戈理的《钦差大臣》,莫里哀的《吝啬鬼》、《伪君子》等“五四”以来的优秀剧目。但这些剧目的演出在延安文艺整风运动中,被认为是“演大戏”、“关门办学”而受到严厉的批判。同时,还提出了“话剧民族化”的问题,批判了“左联”时期“话剧大众化”运动“只注目在内容所描写的应是大众现实的生活,而完全没有留心到形式的问题”,因此,现阶段的“话剧民族化”要通过利用与改造民间形式对广大农民进行革命启蒙教育,推动整个文学艺术转向“为工农兵服务”的毛泽东文艺方向。★起点:1943年春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根据地的中心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师生,组织了以宣传拥政爱民、拥军优属为中心的秧歌队,走上街头、广场,由此掀起了“广场戏剧”的第二个高潮。同年,鲁艺秧歌队演出的新秧歌剧《兄妹开荒》即采用了民间秧歌、花鼓、小车、旱船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受到欢迎。从而带动了27个大小秧歌队一齐出动,在晋察冀、晋东南、太行山各根据地纷纷展开新秧歌剧运动,并出现了《夫妻识字》、《一朵红花》等广泛流传的秧歌剧。新秧歌剧《兄妹开荒》剧照★“新歌剧”的创造实验在群众性秧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好文精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