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CSSD)院感检查指引.docx

消毒供应中心(CSSD)院感检查指引.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毒供应中心院感检查指导》由某机构撰写该指南旨在规范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流程提高其对消毒工作的控制能力和质量该指南强调了建筑物的建设建筑布局污检消毒包装消毒效果医院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置等方面的管理措施以及各类器械清洗消毒质量监控等方面的规定通过此指南我们可以了解到该消毒供应中心在各项工作的具体执行和保障有助于加强医疗安全提升卫生服务水平同时也是推动医疗行业规范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这份指南也为相关单位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可以促进该单位进一步完善其各项管理工作提

消毒供应中心(CSSD)院感检查指引

评价项目

1.

1.1建筑面积及布局合理满足工作需要,符合院感防控原则。

1.2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分别设人员缓冲间(区),进出通道保持常闭。

1.3工作流程从污到洁,无交叉、无逆流,区域物品放置简洁有序,照明满足需求。

2.

集中管理

2.1手术室器械全部集中管理。

2.2植入物与外来医疗器械。

医院管理制度健全,与器械供应商签订协议,每套器械附产品说明书。

CSSD首次接收时,对灭菌参数和有效性进行测试,并进行湿包检查。

依据器械清单和说明书,建立接收处理的操作规程。

2.3硬式内镜器械:接收□未接收□部分接收□

2.4眼科器械:内眼器械清洗方法□超声乳化手柄灭菌方式(A类空腔)□

2.5外送至其它医疗机构处理:资质审核□签订服务协议□安全风险评估□质量评价反馈□污染器械暂存间□灭菌物品接收发放间□交接制度□

3.

3.1建立岗位职责、操作规程、消毒隔离、质量管理、监测、设备管理、器械管理及职业安全防护等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3.2不良事件管理制度及报告流程和质量管理追溯制度。

3.3建立工作质量评价指标(清洗质量指标□包装质量指标□灭菌质量指标□)定期进行统计分析,并制定整改措施。

3.4消毒后直接使用物品应每季度进行监测,每次检测3-5件有代表性的物品,不合格有原因分析及持续质量改进。

3.5建立临床联系制度。定期了解临床的需要、听取科室意见和反馈,并有记录。

根据临床需要调整排班模式,排班符合临床需要。

3.6采用数字化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做到质量可追溯,发生灭菌失败事件,可召回。

3.7根据器械相关感染风险的特点,开展医院感染、手术器械知识、专业技术等的专项培训,定期考核培训效果并记录。

4.

环境管理

4.1物表环境清洁、无杂物、地面无积水;回收用具使用后清洗、消毒,干燥保存,放置整齐。

质量管理

4.2正确选用清洗剂、除锈剂、保湿剂、润滑剂。

4.3根据各类器械清洗消毒的要求和特点,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建立正确清晰可操作性强的操作规程、指引与质量标准。

4.4手术器械及时回收。除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外,遵循先清洗后消毒原则。

4.5建立去污区工作质量评价指标:漏收、器械损坏、缺失、投诉、其他。

设备管理

4.6设备设施配置:清洗消毒器、超声清洗机、水枪、气枪、干燥设施。

4.7建立设备操作规程、日常维护,年度性能检测。

4.8操作人员正确选择清洗程序,知晓机械清洗程序的步骤:初洗□主洗□漂洗□消毒(温度□时间□)干燥□,并做好每批次物品和程序运行记录。

5.

质量管理

5.1进入包装区的人员、物品及器械均应是清洁的,区域内使用的容器及运载车专区使用。

5.2专人负责对器械进行清洗质量检查并记录日常清洁检查方法:目测□目测+放大镜□

5.3各类器械清洁检查、功能测试、组合与包装有操作指引和质量标准。

5.4手术器械做好保养,包装时实行二次检查双人复核并签名。

5.5带电源器械应进行绝缘性能等安全性检查。

5.6操作者遵循操作指引和质量标准,落实清洗质量检查、功能测试方法、核对器械种类、规格和数量等。

5.7器械组合与包装、装载符合WS310.2要求。

5.8待灭菌物品应有包外化学指示物,高度危险物品包内中心部位应有包内化学指示物。

5.9待灭菌物品包外有标识,标识项目正确。

5.10消毒员持证上岗,灭菌器运行中操作者不脱岗。对灭菌参数判断正确,记录能反映灭菌器运行情况。正确选择灭菌方式和灭菌程序,管腔器械不应使用下排气灭菌程序。

5.11每月统计器械清洗合格率、包装质量合格率(闭合/密封性能完好、标识正确、化学指示物使用正确、器械数量规格准确等)。

6.

区域管理

6.1无菌物品存放区环境及存放架清洁□物品放置有序□,灭菌、消毒等物品分架放置,标识正确清晰□,室内温度低于24℃,相对湿度低于70%□

6.2运送工具每天清洁、干燥存放□

设备管理

6.3生物阅读器。建立操作规程,生物指示剂存放符合说明书要求,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质量管理

6.4卸载前确认:物理监测合格□化学监测合格□有无湿包□冷却时间与要求明确□有无破损包□卸载或触摸灭菌物品前洗手或手消毒□有灭菌不合格物品的处理指引□

6.5湿包管理制度:有□无□判断湿包的标准□发生湿包的处理指引□每月统计湿包/破损包发生件数□原因分析□措施与效果□

6.6建立灭菌物品召回制度:有□无□制度具体可操作□有物品召回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识加油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安全培训课件,妇产培训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