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防治专题知识讲座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麻风防治专题知识讲座

麻风防治专题知识讲座

第1页

一、概念:

是由麻风杆菌引发慢性传染性疾病(属丙类传染病),其潜伏期通常为2—5年,最长可达10余年。未经治疗麻风病人是传染源,其皮肤及粘膜损坏处含有大量麻风杆菌,细菌常随破损皮肤和鼻分泌物排出体外引发传输。

麻风防治专题知识讲座

第2页

二、传染方式和路径

麻风病主要传染方式是经过长久亲密直接接触、间接接触传染,空气飞沫传染。

1、直接接触传染:多菌型麻风病人上呼吸道是向外界环境排菌最主要路径。皮肤破损时,也可向外排菌。

2、间接接触传染:麻风病人破损皮肤或粘膜排出麻风菌污染生活用具、水源和土壤,当健康人接触这些带菌物品、水、土壤时有传染可能。前提条件:本身破损皮肤和皮肤粘膜。

3、皮肤和呼吸道是主要路径,现在很多人认为呼吸道是麻风杆菌主要入口。

4、传输媒介传染可能性(以吸血昆虫为媒介)。

5、消化道传输不定。

麻风防治专题知识讲座

第3页

三、麻风病症状

麻风菌侵入人体后,因为绝大多数人对之含有不一样程度免疫力,能快速建立有效免疫反应,抑制麻风菌繁殖或杀灭麻风菌而不发病,产生所谓“亚临床感染”。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或缺点时,细菌繁殖到一定数量就能使机体发生临床损害。

显著麻风症状或体征出现前,一个别病人可有全身不适,肢体酸胀,局部皮肤蚁行感,烧灼感,鼻出血或低热。麻风也是多系统性疾病,从单一微小皮损到神经、眼、骨骼、肌肉、内脏等受累,并可出现畸残,能够说没有一个人类传染病临床表现似麻风病多样化,往往累及临床各科。然而皮肤和周围神经症状与体征出现最早也最常见,且是麻风病诊疗、分型与判别诊疗主要依据。

麻风防治专题知识讲座

第4页

1、皮肤症状:

⑴、斑疹:与皮面平行,仅为皮肤不足色素从容,麻风病斑疹往往伴有浸润、闭汗、毛发脱落、浅感觉障碍或萎缩,直径普通在1㎝左右。

红斑:主要是暗红色,数目少,面积大,边缘清楚。

浅色斑:色泽比皮色淡,可自行消退,不留痕迹。

色素缺乏斑:皮损处色素脱失,像白斑。

色素从容斑:局部皮肤色素增多所致。

靶型斑:红斑与浅色斑一圈圈相互镶嵌而成,靶形状或称徽章样状。

⑵、丘疹:高出皮面针头大小限界性坚实突起,位于表皮。

⑶、结节:高出皮面,黄豆至鸡蛋大小损害。

⑷、斑块:高出皮面较显著损害,面积大,扁平状、环状或不规则形。

⑸、弥漫性浸润:表面光亮,略带粉红色,无显著边缘,看上去像酒醉样或水肿样,好发于耳、面部、上下肢。

麻风防治专题知识讲座

第5页

⑹、疱疹:为不足腔内含透明或稍混浊浆液高出平面损害。

⑺、溃疡:

①麻风性溃疡、②肢端神经血管功效障碍性溃疡。

⑻、萎缩:是皮损消褪后一个继发性病变,主要是因为真皮或皮下组织浸润吸收后结缔组织破坏所致,多见于大鱼际、小鱼际肌肉萎缩。

⑼、癍痕:为真皮或深部组织缺损、破坏后新生结缔组织修复而形成。

⑽、其它损害:皮肤风团样、苔藓样、角化过分、钙化或鱼鳞样变。

⑾、皮肤附件损害:

①毛发:毛发和体毛脱落是麻风病表现之一,眉毛脱落是其最早表现之一。原因是内分泌腺受累,麻风肉芽肿压迫、破坏毛囊所致。

②汗腺、皮脂腺:局部浸润,汗腺、皮脂腺萎缩破坏,造成闭汗而皮肤干燥。原因一是局部炎症细胞浸润,汗腺、皮脂腺萎缩、破坏;二是周围神经受累,排汗和皮脂功效受阻。

③甲、甲板增厚,粗糙,变色,失去光泽而破裂。

麻风防治专题知识讲座

第6页

2、神经症状:

⑴形态改变:

①神经粗大,主要而常见特征之一,因为增生及炎症反应所致。

②神经脓疡与钙化,神经组织坏死,继而钙盐从容。

③神经纤维化,因为神经长久充血水肿,使之变性破坏神经纤维被增生结缔组织修复而取代。

麻风防治专题知识讲座

第7页

⑵功效障碍:

①浅感觉障碍:是麻风主要症状和体征,是致残主要原因,初起有蚁行感,紧绷感,刺痛感,甚至奇痒。

②神经痛:麻风病常见、又难以忍受自觉症状。

③运动障碍:主要是受损神经不一样而出现对应表现。

④营养性障碍:

Ⅰ、皮肤营养障碍:皮肤干燥、粗糙、变薄;

Ⅱ、骨营养障碍:脱钙,骨质疏松,萎缩,骨吸收;

Ⅲ、肌肉营养障碍:肌变性、萎缩。

⑤循环障碍:神经受损后,血管舒张功效紊乱,肢体循环发生障碍,局部温度降低,易发生疼痛和冻伤等。

麻风防治专题知识讲座

第8页

3、眼、耳、鼻、喉症状:

临床上因麻风杆菌损害神经和对应组织而引发对应临床症状,如视力连续减退、结膜炎、角膜炎、睑内翻、睑外翻等;耳浸润、耳垂肥大、耳廓脱落;鼻梁塌陷、鼻骨吸收;口裂变小,牙齿脱落等。

麻风防治专题知识讲座

第9页

四、麻风分类(五级分类法)

麻风病分类对诊疗、治疗、预防、管理及科学研究等都有主要意义,伴随医学水平发展和提升,以及对麻风病认识逐步深入,麻风病分类也在不停地完善和发展。

五级分类法是以光谱概念来分,即免疫力最强TT和免疫力最弱LL之间,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8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