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突破 重视积累——《桂林山水》教学案例(通用17篇).docx

阅读突破 重视积累——《桂林山水》教学案例(通用17篇).docx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阅读突破重视积累——《桂林山水》教学案例篇1

【前言】

《桂林山水》一文是上海市编九年制义务教育五年级第一学期语文(试用本)第七单元第一课,这一单元的教学总目标是: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重点词句的基础上通过诵读来体验作者的内心情感;选择自己喜欢的描写景物的句子或段落进行背诵,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生活、对自然、对世界的热爱。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阶段的定位是阅读突破,重视语言的积累。积累是创新的前提,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更要重视学生在学习方法的积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也是指导学生进行积累。学生的学习重点就放在阅读积累,通过阅读品味语言美,体会语言的节奏美,感受桂林山水的景色美,赞扬祖国的山河美。

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课文语言与多媒体辅助,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通过朗读传达热爱祖国锦绣河山之情。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理解重点词句,并积累优美的语句,学习把句子写具体。

教学重点是:通过品读课文2、3两自然段的排比句,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经典回放】

片断一:

师:让我们出发去荡舟漓江,观赏桂林的山山水水吧!(边看录象边听老师朗读课文。)

(点评:请同学们看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桂林山水的奇丽风光,课文语言的优美。)

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回味一下刚才看到的听到的,再说说你的感受。

生:(回味、交流)

师:桂林的山水多么迷人啊,让你好像走入仙境一般。

生:(学生自由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桂林山水的感受)。

欣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节)

1`、再一次欣赏漓江的水(播放录象)

来到桂林,首先要游览的便是漓江。板书:水。瞧!这就是漓江,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漓江的水与别处的水有什么不同?

出示: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

2、自由读第二小节,圈出漓江水特点的词,并说说课文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3、交流(略)。

师:是啊,既然漓江水如此之美,那让我们来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1)师范读生试读

漓江的水真静啊,“啊”念轻声,稍拖长声音,然后把声音压平;“清”字先往上扬一点,再轻轻拖一下;绿,是很美的,同学们试着念出美的意思来。

(2)师生互为引读

a、师:漓江的水真静啊——

漓江的水真清啊——

漓江的水真绿啊——

b、生:漓江的水真静啊——

漓江的水真清啊——

漓江的水真绿啊——

(3)男女生赛读

(点评:通过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这组句子,体会漓江水奇异的美。)

5、配乐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小节

片断二:

1、师:刚才我们用“先看录象,再读课文找特点,然后品词品句看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最后有感情地诵读”的方法学习了漓江的水。(板书:看——读——品——诵)漓江的水那么静,那么清,那么绿,真是太美了,不过你可别只顾了低头看水,而忘了抬头看两岸美不胜收的山呀!桂林山的特点是什么呢?让我们还是用学习第二节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学习第三节。

(点评:第二三自然段分别具体描绘了桂林水、山的特点,是全文的主体,也是重点。这两个自然段在写法上是相同的,也是独具匠心的。因此这第3自然段就采用先扶后放,让学生自学,教师进行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学习习惯是教学的责任,教会方法才是教学的真谛,本节就让学生运用“读、找、品、诵”的方法自主学习课文)

2、看录象

3、小组学习

4、交流

5、各种形式读,读出美感

(1)指导朗读

师:仿照刚才读“静、清、绿”的方法,说说怎样读才能读出桂林山“奇、秀、险”的感受来?

生:奇,先把声调提稍高,随后读得轻而平;秀,可读得平稳一点,重音停顿稍久一点;险,先要提高声调读得稍短促。

师:说得真有道理,就请你先试试。

生:……

师:你读得真棒!不过,这里有一个地方你读错了,“险”后面的“啊”字要变调,读“na”。请大家都像她一样有感情地读读看。

(2)自由读

(3)指名读,点评

文档评论(0)

掌心教学资料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