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在食品发酵中的应用.pptx

  1. 1、本文档共1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生物在食品发酵中的应用

2024/5/112内容一、微生物的酶及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应用二、微生物的菌体及其内含物的应用

2024/5/113第一节微生物的酶及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应用

2024/5/114一、微生物酶1.1概况:酶(enzyme)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种生物催化剂。酶是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能够使生物体内发生各种各样的生物化学变化,无论是动物、植物或微生物本身,它们的生长、发育、繁衍后代等,新陈代谢时所进行的一切生化变化,几乎都是在酶的催化下发生的,可以说没有酶就没有生命。酶的催化作用很早就为人们的生活所利用。

2024/5/1151897年Buchner发现酶的细胞外作用现象,从而导致了酶的商品化生产。最初的商品酶制剂主要以动植物为原料提取,如从牛胃中提取凝乳酶、从胰脏中提取胰酶、从血液中提取凝血酶及从植物材料中提取淀粉酶等。之后,Takamine利用霉菌来生产淀粉酶使得酶制剂工业取得突破。其方法甚至在今天仍被采用。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基因工程的广泛介入,经过酶基因重组,“基因工程+发酵工艺+先进发酵设备”可以算是酶工业的第三次飞跃。微生物作为酶制剂来源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显示出了动植物无法与其比拟的巨大优越性。

2024/5/116用微生物来生产酶产品,具有微生物生长繁殖快,生活周期短,生产能力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扩大,能满足迅速扩张的市场需求;此外,微生物种类繁多,微生物酶品种齐全.多样性。近几十年来,微生物酶已经发展成为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了各种酶制剂的主要来源,特别是当基因工程介入时,动植物细胞中存在的酶,几乎都能够利用微生物细胞获得。因此,有计划和仔细地筛选微生物菌株,通常可以获得能够生产几乎任何一种酶的适当菌株。

2024/5/1171.2微生物酶的种类:酶的组成与分类单聚体蛋白酶蛋白寡聚体蛋白:谷酰胺合成酶多聚体蛋白:丙酮酸脱氢酶酶辅基:血红素辅因子辅酶:NAD,FAD,生物素等激活剂:金属离子胞内酶酶胞外酶

2024/5/118胞内酶的分布:酶种类部位参与物质运输的酶细胞膜参与糖代谢的酶细胞质呼吸酶内膜或线粒体蛋白质合成酶核糖体光合作用酶色素体

2024/5/119目前巳发现的微生物的酶巳有2500多种,使用价值高而大量规模化生产的仅20多种。主要有,淀粉酶、蛋白酶、葡萄糖异构酶、纤维素酶、果胶酶、葡萄糖氧化酶等10余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发酵、纺织、制革、医药、造纸、日用化工、水产加工、畜禽饲料、三废处理、化学分析等,其中60%用于食品工业。

2024/5/1110菌种分离纯化初筛复筛摇瓶试验最佳产酶条件研究酶的制备→微生物育种→收集发酵液→胞外酶收集菌体→破碎→胞内酶酶学研究产品→扩大→工业生产物理诱变化学诱变分子改造→遗传工程基因工程保藏菌种1.3微生物酶开发的一般程序

2024/5/1111二、微生物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利用胞外酶将原料中大分子蛋白质、淀粉等分解为可被细菌和酵母菌利用的小分子物质,如氨基酸、葡萄糖等;利用胞内酶,通过代谢调节和人工控制发酵条件,利用糖类等某些营养物质在发酵过程中积累大量的代谢产物,如酒精、氨基酸、柠檬酸、乳酸、乙酸等发酵产品;此外,还可利用某些微生物在人工培养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酶的特性,从发酵液(物)中提取酶来生产酶制剂(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分解酶等),广泛用于食品发酵、制药、制糖、制革和饲料工业中。

2024/5/11122.1用于酒精发酵:淀粉质原料十曲(含“糖化酶”)→糖化

文档评论(0)

155****369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原版文件原创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