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6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这是19世纪末革命党人绘制的一幅图。反映了清末中华民族的危机形势,图中各国的代表物:熊——沙俄;虎——英国;蛙——法国;太阳——日本;鹰——美国;肠子——德国观察上图,结合必修一所学知识,思考19世纪末中国政治形势什么特点?当时中国的政治诉求是什么?一、三民主义的提出面对19世纪末的形势,中国挽救时局的努力是什么?结果如何?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人尽其才,地尽其力,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主张,但未得到答复。孙中山面对时局做出了哪些努力?前后相比,孙中山的转变说明了什么?转变①鸦片战争以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到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救亡图存刻不容缓;②各种挽救时局的努力失败,改良的道路受挫;③孙中山上书改良未果,由改良走向了革命;1、背景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2、提出“驱除鞑虏……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满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其满洲、汉军人等,如悔悟来降者,免其罪;敢有抵抗,杀无赦。“恢复中华,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中国同盟会宣言》1、从以上史料分析,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指的是纲领中的哪几项内容?其含义是什么?“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含义:主张用暴力推翻清朝统治,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3、内容“……所有国民军对外之行军,宣言如下:一、所有中国此前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二、偿还外款照旧担认,仍由各省洋关如数摊还。三、所有外人既得权利,一体保护。”——《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对外宣言》阅读史料,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的政治诉求,思考孙中山民族主义有何局限性?孙中山承认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华特权,没有在理论中明确提出反帝要求。我们推翻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孙中山全集》“建立民国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中国同盟会宣言》分析以上材料,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指的是纲领中的哪项内容?其含义是什么?“建立民国”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导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去,不必管它……兄弟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两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大有益……”——《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分析以上材料思考:为什么要倡导“民生主义”?民生主义的内容是什么?原因:防止贫富分化问题核定地价,现价归原主,新增地价归国有,国民共享。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平均地权创立民国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前提核心补充发展夺取政权建立政权巩固政权孙中山说:“三民主义是救国主义。”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中国民主革命取得怎样的进展?清帝退位诏书大总统誓词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建立颁布《临时约法》践行三民主义4、实践进步性:②表达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完整性①受美国林肯“民有、民治、民享”思想启迪,实地考察西方政治、经济和社会现状后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创新性③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极大推动了中国民主化的进程。指导性局限性:①缺乏明确的反帝的纲领②彻底的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明确反对封建地主阶级,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时代局限5、评价阶级局限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运动二、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材料一

文档评论(0)

中小学K12精品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心扑在教育上,换的桃李满园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