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器械诊室消毒.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口腔消毒流程规范

对于口腔行业医用物品对人类险性分类属于高

度为新型物品、中度险性物品和低度险性物品。

因此在消毒中高度险性物品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

中度险性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

消毒方法;低度险性物品,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

或做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

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

医疗物品消毒基本步骤如下:

1、收集

(1)核对:由消毒人员统一收集污染的手机/器械。

在收取过程中,要仔细认真,检查手机、注射器等器

械零件是否完备,数量及类别。

(2)登记:为了做到收发正确无误,对于手机等特

殊器械,必须建立手机器械等消毒记录。

2、分检、毁形

(1)初步分检:将回收的污染物品首先进行特殊器

械分开浸泡,做到分类明确,器械物品不混淆。

(2)一次性医疗器械毁形:对于门诊使用的一次性

医疗器械一律毁形后由专门医疗垃圾回收站统一焚烧

处理。如遇传染病(肝炎、结核)等患者使用过的器

械需特殊处理,用1:50的84消毒液隔离浸泡30分

钟后再毁形,医疗器械隔离浸泡后再清洗灭菌。

3、清洗消毒

凡接触过病原微生物的物品,不易洗涤的器械(如

玻璃板、带残留水门汀的器具和调和、托盘等)在

进入加热、清洗/应先以化学消毒剂处理,再用手小心

翼翼的去除剩污材料,同时进行预清洗一遍,再统一

进入加热清洗/消毒机,选择操作程序彻底清洗。

(1)去污:污物除不净不仅影响去除热原效果,对

于仪器也有损坏作用,因此须高度重视。

(2)玻璃板、调洗涤:玻璃板上的粘固剂很难去除,

清洗要求高,清洗时用竖力将玻璃板及调上残留的

水门汀粘固剂去除,并用竖蘸适量的洗涤剂(去污

粉、消毒液等)初步处理。

(3)拔牙钳洗涤:首先将带血器械上的血污用1:200

的84消毒液浸泡10分钟,再用竖掉。

(4)牙科车针的洗涤:牙科车针(特别是外科手术

车针)由于操作中软组织卷覆表面,洗时用小牙

或钢丝清车针工作端,必要时用镊子去除覆盖软组

织,使工作端没有任何异物。

(5)修复用具消毒:

简易印模去除法:

模型翻制后的印模,放入1:100含氯消毒液中浸泡

20-40分钟。

印模:放入印模消毒器中消毒。

模型:紫外线照射1小时。

修复体:制作后放入2%戊二醛浸泡20-40分钟。

4、选择程序

目前,我单位采用的是三次预真空高压蒸汽电脑

控制工作中需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程序。

5、包装

包装是保持灭菌物品的无菌状态的重要手段。

(1)包装材料有良好的蒸气穿透性,能阻挡微生物

侵入;

(2)分类包装

塑封消毒能保证被包装物品在无菌状态下使用,半年

内有效,因此除手机外,对于口腔器械,如:牙挻、

牙钳、剪都可分类包装,便于使用。

(3)包装要求

包装好的物品应在袋外标记,包装日期。

(4)塑封

手机清洁注油后装入纸塑复合包装袋,塑料薄膜封口

塑封。

6、灭菌

由于手机是空心,回吸残留各种细菌,再加上纸袋

封包,封包时纸袋内存有冷空气,如不排净手机空腔

及纸袋内的空气,高温蒸汽是无法进到纸袋内的,达

不到灭菌目的。故应选用带3次预真空的高温高压灭

菌器。

(1)包装灭菌时注意确保包装袋之间有良好的间隙,

且灭菌袋纸面向上,有利于蒸气流通及空气排出。

(2)混合灭菌时织物包装和器械由下到上的放置顺

序是器械包装和织物,且物品之间尽量不要接触。

(3)由于各类物品的材料性能不同,所需灭菌温度压

力和时间及排气方式各异,最好同类装在一起灭菌。

7、灭菌后处理

(1)物品取出时应保持干燥,下排式灭菌包裹水份

含量一般不超过3%,超过6%则为湿包,应视为未灭菌,

不能作为无菌使用,B级灭菌器灭菌结束时,剩余湿度

不能高于0.2%。

(2)进行质控的化学胶带或指示卡未达到灭菌标志

的,应视为未灭菌,不得使用。

(3)无菌物品,掉在地上或放置在不洁之处,应视

为污染,不得作为无菌使用。

(4)检查灭菌后物品,就注明灭菌日期及操作者姓

名或编号,并在记录本上记录灭菌温度、压力及时间。

(5)灭菌物品超过贮存期后应停止发放,重新灭菌。

8、灭菌效果的监测

常规检测

用3M灭菌指示胶带监测。132℃压力蒸气灭菌化学指

示卡监测。

物品消毒工作由郑颖同志负责。

文档评论(0)

139****19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