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以科学观念防治自然灾害.ppt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课时以科学观念防治自然灾害;考点深化;考点深化解疑难提知能;2.地理信息技术在灾害监测中的作用;3.我国的减灾防灾模式;5.我国自然灾害防御措施;小试牛刀;(1)说出滨湖地区涝灾最可能发生的时间,简析产生涝灾的自然原因。

(2)简述滨湖农业区防治涝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思路点拨】第(1)题,河湖水位高时易出现涝灾;涝灾形成的自然原因从降水、地形、河湖特征等方面考虑。第(2)题,回答防治涝灾的措施要从工程性措施(完善排涝系统、种植耐涝植物、调整耕作制度等)和非工程性措施(加强监测预报、开展防灾教育等)两方面进行分析。;【尝试作答】(1)可能发生在6月~9月(夏秋季节)。

地势低洼,排水不畅;6月~9月为雨季,降水多且集中;河湖均处于高水位,且河流水位更高,湖水难于外泄,甚至河水倒灌入湖。

(2)完善抗洪排涝系统;合理退田还湖;培育、推广耐涝作物;调整耕作制度和土地利用方式,减少灾损面积;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提高监测预警水平。(答三点即可);考点二;2.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小试牛刀;(1)影响图中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2)如果该区域出现暴雨,山区易引发泥石流、滑坡、、

等自然灾害。当你遭遇泥石流时,应采取的避险措施是?。?;【思路点拨】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多断层发育且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第(2)题,暴雨可引发山区的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引发平原地区的洪涝等灾害,若发生泥石流灾害可沿垂直于泥石流运动方向,迅速向高处转移。第(3)题,滑坡的防灾措施可采取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措施。

【尝试作答】(1)断层坡度

(2)崩塌洪灾沿垂直于泥石流运动方向,迅速向高处转移

(3)在易发地段加强监测,尽量避免工程项目在该地段选址和施工;建设护坡、排水工程等。;当堂演练夯基础提素能;(1)根据图上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描述突发洪水时,如何获得逃生机会?

(2)洪水一般与连降暴雨有关,因此具有性。?

(3)同地震的救助相比,洪水中的救助主要是在进行,其中更为重要的是。?

??析: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能够发现当洪水来时,要逃向屋顶、大树、山丘和高坡等高处地带,如不能逃脱,则要依靠水中漂浮的木制家具或树木不让身体下沉,等待救援。第(2)题,洪水水位上涨与降雨量多有关,气象灾害具有可预报性。第(3)题,洪水灾害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可以在灾害发生过程中救助,互救比自救更为重要。;答案:(1)尽量逃向高处,登上坚固建筑的屋顶、大树、山丘和高坡等。如不能逃脱,则借助于漂浮物不让身体下沉,等待救援。

(2)可预报

(3)洪水发生过程中互救;2.(2014陕西师大附中高三八模)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质、气候条件复杂,自然灾害种类多且发生频繁,除现代火山活动导致的灾害外,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每年都有发生。自然灾害表现出种类多、区域性特征明显、季节性和阶段性特征突出、灾害共生性和伴生性显著等特点。下图为我国台风、泥石流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图。;判断①②两种自然灾害的种类,并指出两种自然灾害共同的防御措施。

解析:读图可知①多分布于山区,特别是阶梯交界处,故为泥石流,②分布于东南沿海,故为台风。共同的防御措施从监测、宣传教育、救灾管理等方面考虑。

答案:①为泥石流;②为台风。共同的防御措施:加强监测和预警;制定应急撤离计划;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3.(2014晋江三模)图示为1950~1998年我国南方某山区洪、旱灾害受灾面积的变化状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解析:第(1)题,变化特点从二者总体变化趋势和二者的相关性两方面考虑;原因与夏季风的强弱进退、影响时间长短有关。第(2)题,减轻洪旱灾损应采取的措施要从监测、预报、教育、水利工程建设、植树造林等方面考虑。

答案:(1)洪、旱灾害呈现加重的趋势;同一年份,旱灾与洪灾程度呈负相关。夏季风各年强弱不一,引起降水年际变化大;夏季风强盛的年份,降水量大,该年份洪灾严重则旱灾较轻。

(2)加强气象灾害研究,加强灾情监测和预报;建立防灾减灾应急机制;推行防灾保险;加强宣传教育,增强民众防灾减灾意识;兴修水利设施,增强引排水和蓄洪抗旱能力;山区加强植树造林,提高涵养水源能力;引导民众迁出洪灾多发区,减少洪水带来的危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luob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