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全面认识骨质疏松.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

再次全面认识骨质疏松

再次全面认识骨质疏松

*导读:骨质疏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如造成腰酸背痛、身高变矮和驼背,影响生活质量。此外,更严重的是导致骨折。……

骨质疏松是导致老年人骨折的主要原因

.hzh {display: none; }老年人骨折中有1/3属于髋骨骨折两成髋骨骨折患者最后将死于并发症

现状堪忧

发病率--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目前尚无确切的骨质疏松发病率。据有关文献报告,在美国、英国、意大利和日本等西方国家,50~69岁妇女骨质疏松患病率为20%~28%,70~79岁妇女骨质疏松患病率达到40%,80岁以上妇女患病率高达80%。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病率要低于同年龄段女性。我国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在60岁以上人群中,女性约为30%~35%,男性约为10%。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预测,我国约有8800万骨质疏松患者,每年医疗费用按最保守的估计约

需150亿元人民币!由此可见,骨质疏松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健康问题。目前,政府已将骨质疏松与糖尿病、老年性痴呆一起列为三大重点攻关的老年性疾病,及早防治骨质疏松已成为医学界迫在眉睫的任务。

危害--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三重危害

骨质疏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如造成腰酸背痛、身高变矮和驼背,影响生活质量。此外,更严重的是导致骨折。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主要发生在四个部位:脊柱、腕骨、踝骨和髋骨。如脊柱压缩性骨折,严重时可造成截瘫;腕部和踝部骨折,会产生剧烈的疼痛感,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髋部骨折导致下肢运动障碍,许多患者加入残废队伍,50%的患者需全天候生活护理,20%的患者需常年照顾。此外,尚有15%~20%的患者会因各种并发症,如静脉栓塞、感染等死亡。存活者中,有50%致残,生活质量大大降低,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除了躯体方面的问题,因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还同时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由于生活不能自理,不能独立自由行动,引起焦虑、抑郁和自尊心的丧失,使患者的情绪和社交受到很大的影响,不少人从此变得郁郁寡欢。

美国一项对45~69岁妇女的研究证实,绝经后的骨质疏松患者多存在以上各方面的情况。患者面对不能走动、将来可能发生骨折和疼痛,以及髋部骨折可能出现危害大的并发症,如衰弱、丧失独立性和死亡等,其恐惧心理大大加剧。她们渴望减缓病情,保持独立性和活动能力,同时拥有健康的外表、强健的骨骼和内心的平静。

据调查,亚洲是骨质疏松的高发地区,全世界有1/3的髋部骨折发生在亚洲,预计到2050年,亚洲发生的髋部骨折将增至全世

界的一半以上。美国的统计结果表明,美国每年约发生51万例心脏病,23万例卒中,18万例乳腺癌,150万例骨质疏松性骨折。由此可见,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最高,心血管病和骨质疏松已成为绝经后妇女的主要疾病和死亡原因。

病因--各不相同,可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骨质疏松分为三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病因各异。

原发性骨质疏松又分为两型。其一为I型,即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与卵巢功能衰退、血内雌激素水平降低密切相关。绝经后由于雌激素减少,骨吸收远快于骨形成,造成骨量不断丢失而导致骨质疏松。这种类型的患者脊椎与桡骨下端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其二为Ⅱ型,即老年退化性骨质疏松,主要病因是性激素减少和肾功能生理性减退,骨皮质和骨松质均受影响。这类患者除椎体骨折和前臂骨折外,还容易发生股骨颈骨折。

继发性骨质疏松:由后天性因素诱发,包括物理和力学因素,如长期卧床等;内分泌疾病,如甲亢、糖尿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垂体病变、肾上腺皮质或性腺疾病等;肾病、类风湿、消化系统疾病导致的吸收不良、肿瘤病变等;药物的应用(糖皮质激素、肝素和免疫抑制剂等)。

特发性骨质疏松:指男性发病年龄小于50岁、女性发病年龄小

于40岁的骨质疏松,无潜在疾病,发病原因不明。

患者的就诊情况--患病数是就诊数的900倍

骨质流失是历经数十年的过程,一般人从30岁开始,每年大约流失1%,女性于更年期后达到高峰。女性在绝经后的5年内骨质丢失最快,约为骨峰值的1/3。男性在70岁以后骨量丢失最快。然而,长期以来,医学界不同专业对骨代谢和骨质疏松的认识不尽一致,对病人的解释和处理不同,一定程度上造成人们对骨质疏松认识混乱。不少女性认为,骨质疏松是随着绝经、年龄老化而逐渐发生的一种正常的人体退行性病变,腰酸背痛、驼背弯腰、手脚不灵是老年人必然发生的生理现象。于是,许多老年患者在骨质疏松已发展到相当严重时,也不及时求治,不仅影响生活质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