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肾病诊治进展副本课件.ppt

iga肾病诊治进展副本课件.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gA肾病诊治进展

;定义;IgA肾病病因分类;继发性IgA肾病;;第二个特点是青年男性好发,男:女比例为2~6:1,80%的患者为16~35岁的中青年。;第三个特点是以血尿为主但临床表现跨度很大的一类肾小球疾病

大约40%~50%患者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后发作性的肉眼血尿

30%~40%的患者仅有镜下血尿,伴或不伴蛋白尿

另外的10%患者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和进展性肾功能损害

其中<5%的患者表现为恶性高血压和急进性肾功能衰竭。

;IgA肾病发病机制;BergerJ在肾移植患者中发现了一个现象,相当多的IgA肾病患者在肾移植后原发病又复发了。

而SilvaFG却发现沉积在供肾系膜区的IgA,当肾脏被移植到非IgA肾病的受者体内后,会逐渐消失。

这一组现象提示IgA在肾脏的沉积主要源于全身产生和清除IgA的异常;发病机制:

1.IgA异构---糖基化异常

2.粘膜-骨髓轴异常调节

3.基因多态性

4.异构IgA介导系膜细胞增生、足细胞凋亡、间质纤维化;;粘膜-骨髓轴调节异常:

局部粘膜天然免疫功能低下

化学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淋巴组织和淋巴细胞的异常表达

骨髓组织是致IgA肾病的记忆淋巴细胞的储存池

Th1/Th2极性化在IgA肾病发病中的作用;基因多态性:

β1,3半乳糖转移酶活性低下是导致IgA异构的重要因素,因此其编码基因C1GALT1及其伴侣基因C1GALT1C1的多态性与IgAN的相关(北京)

d32-CCR5基因多态性与IgAN的预后密切相关(法国)

ACE基因多态性:日本人群发现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与IgAN进展相关

AGT基因多态性:日本的研究结果显示T235等位基因与IgAN的高血压相关,而C(-20)与肾功能的恶化相关

IL-1β等位基因2(IL1β2)和IL-1Ra等位基因2(IL1RN*2)增加了IgAN发病的危险,而TNF-α等位基因2(TNF2)降低了IgAN发病的危险,同时具有IL1β2和IL1RN*2等位基因的IgAN发病危险性最高,不过上述细胞因子的基因多态性与IgAN的发展和预后无关。

;IgA肾病发病机制,IgA免疫异常导致系膜IgA沉积和损伤;IgA肾病的病理改变;轻微病变+球囊腔扩大;细胞新月体形成;IgA在系膜区沉积(+++);;IgA肾病的临床病理分级方法;;1gA肾病的肾小球病变的病理学分级(HAAS1997);2009年在《国际肾脏》[KidneyInt2009,76(5):534~56]杂志正式公布IgA牛津分型。

牛???分型的最终病理报告形式包括系膜细胞增生(M0/1)、内皮细胞增生(E0/1)、节段性硬化或粘连(S0/1)及肾小管萎缩或肾间质纤维化(T0/1/2)等4项独立影响预后的病理指标。

牛津分型的制定过程更为科学和严密,充分强调了可重复性,可对急慢性病变进行评分或报告,可评估病理表现与临床治疗反应之间的相关性,具备了将不同中心、不同病理医师所得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的基础。

;IgA肾病新的组织病理学分类;IgA肾病-临床表现的多样化;临床-病理新分型

1.单纯性镜下血尿型

尿检异常:镜下血尿,无蛋白尿,无肉眼血尿。肾功能正常,无高血压。

病理:病理改变较轻,系膜区只有IgA沉积,硬化小球较少,无新月体,小管间质病变较轻,血管病变不明显.电镜排除“薄基底膜肾病”

2.尿检异常型

起病常隐匿,确切病程不易断明,临床症状无明显特征。镜下血尿咸肉眼血尿单次发作,尿蛋白2.0g/24hr。无低蛋白血症,肾功能正常,无高血压。

病理改变轻重不一,从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FSGS到肾小球硬化.系膜区沉积除IgA,常有IgG,可以出现在血管袢沉积,间质病变轻到中度,但不存在广泛硬化。

;3.反复发作肉眼血尿型

肉眼血尿反复发作,可为新鲜或陈旧,次数2次.发作首次数小时(不长于24小时)有前驱性感染(上感居多,也可能是胆囊炎或腹泻),发作期间可有腰酸腹痛。肉眼血尿发作间期可有持续尿检异常,但尿蛋白一般1.5g/24h,最多不超过2.0/24h.无明显低蛋白血症,肾功正常或轻度异常。发病年龄多处于青年。

病理:肉眼血尿发作1月内,可见节段细胞性新月体(10%),无袢坏死,小球硬化少,间质病变较轻,无严重血管病变。;4.新月体型

起病较急,临床上血尿突出。常伴肉眼血尿可持续校长时间,或镜下血尿超过50万/ml。可以合并高血压,血肌酐可以轻度升高.部分患者ANCA可能阳性。

病理:常伴袢坏死,新月体15%,血管可呈现纤维素样变性或坏死,Fibrin染色阳性。

;5.大量蛋白尿型

尿蛋白及浮肿为主要表现,—般无肉眼血尿。尿蛋白3.5g/24h,低蛋白血症明显,Alb30g/l,有高脂血症,有明显浮肿。血压正常或轻度升高,肾功能

文档评论(0)

mend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