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微生物药—合成抗菌药(动物药理课件).pptx

抗微生物药—合成抗菌药(动物药理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1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物药理与毒理;简介

磺胺早在1908年就作为偶氮染料(见染料)的中间体合成出来。1932年,德国科学家K·米奇合成了红色偶氮化合物百浪多息;1932~1935年,G·多马克发现它对实验动物的某些细菌性感染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这一划时代的发现于1935年发表以后,轰动了全世界的医药界。;不久,法国科学家的研究阐明了百浪多息的抑菌作用,乃是由于它在动物体内经过代谢而生成的磺胺所致。为了扩大磺胺抗菌谱和增强其抗菌活性,欧美各国的科学家对其结构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造,合成了数以千计的磺胺化合物(据1945年统计,达5000多种)。从中筛选出30多种疗效好而毒性较低的磺胺药。;从中筛选出30多种疗效好而毒性较低的磺胺药,例如百浪多息、磺胺吡啶(SP)、磺胺嘧啶(SD)、酞酰磺胺噻唑(PST)、磺胺噻唑(ST)、磺胺脒(SG)、磺胺异噁唑(SIZ)、磺胺二甲嘧啶(SM2)等。;构效关系

对氨基苯磺酰胺是磺胺类药物的基本化学结构。;抑菌作用与化学结构之间的关系是:

①磺胺酰基上的一个H原子(R1)如被不同杂环取代,可获得一系列内服易吸收的用于防治全身性感染的磺胺药,如SD,SMZ等。;②磺胺酰基对位的游离氨基是抗菌活性的必需基团,如氨基上的一个H原子(R2)被酰胺化,则失去抗菌活性。

③对位氨基的一个H原子被其他基团取代,则成为内服难吸收的用于肠道感染的磺胺药。;分类

1、全身感染用磺胺:本类药物口服后均可吸收,但其血药浓度持续时间不同。按其t1/2可分为短效磺胺(t1/2约6小时)、中效磺胺(t1/2接近12小时)和长效磺胺(t1/2超过24小时)三类。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有磺胺甲噁唑(SMZ)和磺胺嘧啶(SD)等。;2、肠道磺胺:本类磺胺口服后吸收甚少,主要在肠道中起制菌作用,有磺胺眯(SG)、琥磺噻唑(SST)、酞磺噻唑(PST)、酞磺醋胺(息拉米,PSA)等。

3、外用磺胺:主要有磺胺醋酰钠(SA-Na)、甲磺灭脓(SML)、磺胺嘧啶银(SD-Ag)等。;药动学

1、吸收:内服易吸收的磺胺,其生物利用度大小因药物和动物种类而有差异。其顺序分别为:SM2SDMSNSMDSD;禽犬猪马羊牛。;一般而言,肉食动物内服后3~4h,血药达峰浓度;草食动物为4~6h;反刍动物为12~24h。尚无反刍机能的犊牛和羔羊,其生物利用度与肉食、杂食的单胃动物相似。此外,胃肠内容物充盈度及胃肠蠕动情况,均能影响磺胺药的吸收。;2、分布

吸收后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和体液中。以血液、肝、肾含量较高,神经、肌肉及脂肪中的含量较低,可进入乳腺、胎盘、胸膜、腹膜及滑膜腔。吸收后,一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但结合疏松,可逐渐释出游离型药物。;磺胺类中以SD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较低,因而进入脑脊液的浓度较高,故可作脑部细菌感染的首选药。磺胺类的蛋白结合率因药物和动物种类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通常以牛为最高,羊、猪、马等次之。一般来说,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磺胺类排泄较缓慢,血中有效药物浓度维持时间也较长。;3、代谢

主要在肝脏代谢,引起多种结构上的变化。其中最常见的方式是对位氨基的乙酰化。磺胺乙酰化后失去抗菌活性,但保持原有磺胺的毒性。除SD外,其他乙酰化磺胺的溶解度普遍下降,增加了对肾脏的毒副作用。;肉食及杂食动物,由于尿中酸度比草食动物为高,较易引起磺胺及乙酰磺胺的沉淀,导致结晶尿的产生,损害肾功能。若同时内服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则可提高其溶解度,促进从尿中排出。;4、排泄

内服难吸收的磺胺药主要随粪便排出;肠道易吸收的磺胺药要通过肾脏排出。少量由乳汁、消化液及其他分泌液排出。经肾排出的部分以原形,部分以乙酰化物和葡萄糖苷酸结合物的形式排出。;排泄的快慢主要决定于通过肾小管时被重吸收的程度。凡重吸收少者,排泄快,消除半衰期短,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短(如SD);而重吸收多者,排泄慢,消除半衰期长,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较长(如SM2、SMM、SDM等)。当肾功能损害时,药物的消除半衰期明显延长,毒性可能增加,临床使用时应注意。;作用机理

磺胺类的化学结构与PABA的结构极为相似,能与PABA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抑制二氢叶酸的合成,进而影响了核酸合成,结果细菌生长繁殖被阻止。;耐药性

细菌对磺胺类易产生耐药性,尤以葡萄球菌最易产生,大肠杆菌、链球菌等次之。各磺胺药之间可产生不同程度的交叉耐药性,但与其他抗菌药之间无交叉耐药现象。;药理作用

抗菌谱较广,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有效,甚至对衣原体和某些原虫也有效。某些磺胺药还对球虫、卡氏白细胞原虫、疟原虫、弓形体等有效,但对螺旋体、立克次体、结核杆菌等无效。;动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学而思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而思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