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安全教育知识PPT.pptx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宣传2024.5.12

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自然灾害主要特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造成损失严重。全国共发生12次冷空气过程,其中两次达到寒潮级别,4次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特别是发生了2009年以来春运期间最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洪涝灾害和黄河凌情平稳,风雹灾害零星发生,南方地区局地出现雷暴大风冰雹等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西南地区旱情呈阶段性发展,局地出现农业生产用水紧张和群众因干旱饮水困难森林火险形式总体平稳,火灾起数同比减少,保持低位态势,局地森林火灾多发连发我国大陆地区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13次,主要发生在新疆和青海。全国地质灾害以崩塌和滑坡为主,西南地区人员伤亡重

全国防灾减灾日简介第一章enhancetheemergencyabilityofgrassrootsandbuildupthepeoplesdefenselinefordisasterprevention,mitigationandrelief

全国防灾减灾日简介全国防灾减灾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防灾减灾日概述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韵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防灾减灾日图标

全国防灾减灾日简介2008年5月12日,一场有着巨大破坏力的地震在四川汶川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进一步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推动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水平,经国务院批准,从2009年开始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也就是汶川大地震。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大地震仅四川全省就有68712人遇难、17912人失踪。这场大地震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堪称国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灾难。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与坚强。2008年6月山西省太原市有政协委员提议,为表达对灾害遇难者的追思,增强全民忧患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有必要设立“防灾减灾日”或“中国赈灾日”,借此表达对地震遇难者的纪念,弘扬团结抗灾的精神。

全国防灾减灾日简介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设立“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全国防灾减灾日简介2024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5月11日至17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防震防灾篇第二章

防震防灾篇地震发生原因是由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出去所形成的地震构造地震1地震按成因分为四类:一是构造地震:是由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出去所形成的地震。发生地震的原因是由于火山活动所引起的地震是由地层陷落而引起的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2核爆炸、工程爆破、水库蓄水矿山采矿等人类活动引发的地面震动。强烈的地震往往会造成人员的伤亡地表建筑的破坏地下结构的破坏等严重后果。人工地震3

010203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做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动。中国地震火山分布带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做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6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一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防震防灾篇

地下

文档评论(0)

安全定制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持证人

多年安全工作从业经验,多次迎接上级检查,安全管理体系从0到1经验,可接方案总结的定制,资料的完善,相关的咨询等。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8月13日上传了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