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化工有限公司环境风险评估报告.doc

某某化工有限公司环境风险评估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某某县某某化工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

某某县某某化工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十七日

目录

TOC\o1-2\h\z\u1前言1

2总那么2

2.1编制原那么2

2.2编制依据2

2.3评估目的与评估重点5

2.4企业突发环境事件评估程序6

3资料准备与环境风险识别7

3.1企业概况7

3.2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14

3.3涉及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情况16

3.4生产工艺27

3.5平安生产管理31

3.6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情况32

3.7现有应急物资与装备、救援队伍情况39

4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分析42

4.1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42

4.2突发环境事件情景源强分析49

4.3释放环境风险物质的扩散途径、涉及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应急资源情况分析53

4.4突发环境事件危害后果分析60

5现有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差距分析61

5.1环境风险管理制度61

5.2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61

5.3环境应急资源62

5.4历史经验教训总结62

5.5需要整改的短期、中期和长期工程内容63

6完善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的实施方案64

7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65

7.1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65

7.2生产工艺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65

7.3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E〕67

7.4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67

8环境风险评价结论68

1前言

某某县某某化工原名为某某县某某油脂,成立于2003年7月;是一个集油脂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股份制企业,2010年10月经工商注册,企业名称变更为某某县某某化工,注册资本变更为人民币1000万元;该企业占地面积30325平方米,储存能力5000m3;公司拥有运输车2辆,消防车一辆;主要产品为重交沥青及溶剂油。公司产品主要销往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凭借公司的良好效劳和产品质量,销售业绩逐步提升。

重交沥青生产工程包括100#道路沥青、60#道路沥青、10#道路沥青、石脑油,生产能力分别为50000t/a、20000t/a、70000t/a、10000t/a;溶剂油生产工程包括200#溶剂油、180#溶剂油、120#溶剂油、6#溶剂油,生产能力分别为40000t/a、10000t/a、40000t/a、10000t/a。

2010年某某县某某化工委托××工程设计研究编写《14万吨/年重交沥青及10万吨/年溶剂油生产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并于2011年4月6日通过某某市环保局的环保验收〔某某字[2011]69号〕。

某某县某某化工为查清目前存在的环境风险隐患,科学评估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客观界定环境风险等级,并为环境平安达标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并按照《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以下简称“评估指南”)的要求,编制该公司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

在本环境风险评估报告的编制过程中,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深表感谢。

2总那么

2.1编制原那么

〔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加强对突发环境事件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性环境事件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的防止或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中长期影响,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平安。

〔2〕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相应,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响能力,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特点,实施分类管理,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

〔3〕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在应急时快速有效。

2.2编制依据

2.2.1国家法律、法规和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1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2.28〕;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3.6.29〕;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

〔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2.29〕;

〔8〕《中华人民共和国平安生产法》〔2002.11.1〕;

〔9〕《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7.10.28〕;

〔10〕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29〕;

〔11〕国务院第645号令《危险化学品平安管理条

文档评论(0)

147****426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认真 负责 是我的态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