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月饼活动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月饼活动反思

中秋月饼盒[妈咪爱婴网教案频道/jiaoan]

1、了解材料,分享各种材料的用法等。

师:篓子里有什么材料?你以前用这些材料做过什么?

2、与幼儿共同讨论怎样装饰盒子。

(1)欣赏各种各样的盒子。

师:你带来的盒子是什么样的?原来是用来装什么的?

人们为什么把装东西的盒子制定的这么美丽?

(2)重点欣赏装饰月饼的盒子。

师:你能看出这个盒子是用来装什么的吗?

你是通过哪些线索发现的?

你觉得这个盒子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

如果你们来制定装月饼的盒子,你觉得盒子上必需要些什么?

你想要写的字或画的画应该放在盒子的什么部位比较合适?

3、幼儿两两分工,合作装饰盒子。

(1)幼儿分工合作装饰盒子,教师注意观察幼儿在合作中的表现。

(2)师:你们在合作时有什么困难?你觉得怎样才能合作的开心?

4、分享和展示作品。

(1)每组派一位代表来介绍自己装饰的盒子。

师:你们最得意的部分在哪里?主要用了那些材料?

为什么选用这些材料?

(2)欣赏盒子,激励幼儿尽可能给出一些更好的建议。

中秋佳节是我们中国一个传统的重大节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是孩子们观赏月亮,品尝月饼,学习分享的大好时机。为了使孩子们感受民族传统文化之美,活动前让孩子们自己和家长一起买月饼,带月饼到幼儿园,并请家长们配合晚上和幼儿在家一起观赏美丽的月光。

为了让幼儿能够在幼儿园也感受到节日气氛,于是便制定了这个节后展开的中秋主题活动,请幼儿和自己的同学、老师一起品尝月饼,共享节日的快乐。幼儿自己要动手做礼物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教师并讲解爸爸妈妈天天工作又要照顾自己是很辛劳的,让幼儿们能够体谅到爸爸妈妈的辛劳,所以自己要认真做一份“爱心礼物〞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来表达自己对爸爸妈妈的爱。放学回家,爸爸妈妈来接时要对他们说一声:爸爸妈妈中秋快乐,并把礼物送给他们。家长们接到“爱心礼物〞很开心,对我们的活动也很满意。

动手制作“爱心礼物〞是本次活动的亮点部分。由于已经是大班孩子了,动手能力比较强,所以才会请他们动手制作礼物,虽然他们是大班的孩子,不过他们是新生,有的还没有上过幼儿园,所以对他们的要求不是很高,教师做好礼盒,请幼儿自己在礼盒上贴上教师准备好的图片〔星星、爱心、花、苹果等〕,来美化送给爸爸妈妈的礼盒,还把自己画好的爱心放在礼盒里面,这说明自己特别爱自己的爸爸妈妈,把自己的爱心送给他们。

品尝月饼是让幼儿了解到传统文化,因为一直以为八月十五中秋节都是要品尝月饼的,而且全家要一起边吃月饼边欣赏月亮,月饼是圆的所以要代表全家团圆的意思。同时请幼儿通过边品尝边了解的方法,知道了月饼还有多种口味有、水果月饼、豆沙月饼、莲蓉月饼等。

不够之处,本次活动的环境布置没有表现出节日的气氛,导致节日气氛不太浓。教师可以讲解一起关于月亮的知识。如果能布置相应的环境,讲解一些月亮的知识相信幼儿关于节日的感受体验会更加深入一些,了解的会更多一些。

从本次活动的整个展开状况来看,对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中秋很感兴趣,了解了中秋要团圆,并能够教育幼儿在节日时献给爸爸妈妈自己制作的礼物。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

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

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

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

文档评论(0)

152****756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