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_小马过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pdf

小学语文_小马过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马过河》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要开动脑筋,勇于实践。

重点: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难点:弄清楚小马过河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课题导入

1、教师导言;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匹要过河的小马

2、板书课题,小马过河..

3、齐读课题

.4、设疑导读:他是怎么过河的呢?大家赶快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重桌解决生字的读意,大致了解故事的内容。

1.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学生听议;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读意,

应注意字的读音,

唉:读四声,不要读成一声

既:读四声不要读成二声

突:读一声,不要读四声

哩:是轻声,不要读成一声。

3、把生字带入课文中去读,直到熟读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了.

生答:这则童话故事讲了小马在帮妈之驮麦子.

到磨坊去的途中遇到一条小河,不知河水的深浅,最后在妈妈的开导

和启发下安全过河的故事

5、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之知道了什么.(生自读课文后回答)

生1:我知道了老马要小马送麦子到磨坊去.

生2:故事里有小马、老马老牛和松鼠。

生3:为什么老牛说水很浅,因为他个子高

生4:做什么事都要自己亲自试才行。

三、学习课文第4~7自然段,利用提示语指导朗读

1、小马几次来到河边?是什么帮助他过了河?

2、出示老马说的话:

“孩子,听别人说,自已不动脑筋,不去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

是浅,你去试就知道了?”

(1)山“”是什么意思?去掉“”字行吗?

(2)“别人”指的是谁?

3、从哪儿可以看出小马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理解自子并指导

朗读.

(1)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她该怎

么办,那多么好啊!

(2)小马听了老马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蹚过去。

(3)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4、小马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的这部分内容主要在课文的第3~6

自然段,自己试着把对话读读。

指导朗读,读出不同句子的语气。

四、学习课文第8自然段,深刻理解

1、小马亲自下河去试了试,过了河后,他有什么感受?读节8自然

段,找出写他的感受的句子。

出示:“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2、这感受是怎么得来的?

3、同一条河,为什么老牛小马、松鼠对小河的深浅说法会不一样?

是不是河水发生了变化?

4、如果同时让他们三个一起过河,情况会怎样?

5、听别人说为什么不对了应该怎样做才对?(动脑筋,试一试。)

6、用“因为....所”.和“既不像也不像”练习说话

(1)说小马的高度;小马既不像老牛那样局也不像松鼠那样矮

(2)说河水的深浅(图示):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

鼠说的那样深。

(3)小马对河水深浅的看法:

因为小马既不像老牛那样高,也不像松鼠那样矮,所以小马认为河

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五、板书设计:

小马过河

老牛浅能过河

松鼠深别过河动脑筋【小马过了河】

试一试

老马试一试

《小马过河》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对故事情节已很明晰,语言发育还较薄弱,对故事中

的道理还不能有深刻的理解,需教师层层点拨,习得语言,习得道理。

二年级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遇到问题而不知如

解决,正如“小马过河”这个故事中的小马一样。小河挡住去路,

老牛和松鼠给了小马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小马就不知道如取舍了,

因此在学习本课时,教师可以立足本单元的重点“根据课文内容,谈

谈简单看法”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得到启发,那就是“遇到问题,要

想办法,并且去试一试”。同时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本单元前两篇课

文,对单元重点已经有了初步感知,那么在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时,

一定能更加清楚、流畅地表达。

同时,本课人物对话丰富有特点,因此教学时也可以围绕这一语

言训练点,让学生在有声有色地朗读中感受人物的形象与性格。

文档评论(0)

138****86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