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脱毒技术课件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甘薯脱毒技术靳改龙2019.2甘薯脱毒技术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甘薯生产技术(一)甘薯脱毒的重大意义“脱毒甘薯”指的是通过组培技术得到的植株,并经过严格的病毒检测、确认不带有某些病毒的甘薯及其在无蚜虫条件和无病源土壤繁育的后代。

甘薯脱毒技术是生物技术、病毒学技术和良种繁育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经过脱毒一般可增产20%~30%,并对其外观、商品性还有所改善。因此,选用脱毒甘薯良种是取得甘薯高产的前提。由于甘薯本身无性繁殖的特点,甘薯品种一旦感染病毒后,病毒即在体内积累并通过薯块代代相传。病毒病不同于真菌和细菌病害,无法用杀菌剂和抗生素予以防治。虽然有些化学物质如人工合成的药剂以及某些提取的天然物质能抑制病毒增殖,但由于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它的核酸入侵寄主后,利用寄主的代谢功能复制自己,因此,它和寄主的依存关系更为密切,虽然很多药剂能使病毒在体外失活,但施用于感染病毒的寄主以防治病毒病,亦对寄主具有严重的毒害作用。目前尚无有效的化学药剂防治病毒病,生产中也缺少高抗或免疫的甘薯品种。防治甘薯病毒病最有效的途径是培养、推广脱毒甘薯,从根本上克服病毒病对甘薯生产造成的危害,关键是要获得无病毒种苗。无病毒种苗是产生健康植株的前提和基础,而且由于无病毒种苗投放生产后,又会逐渐感染病毒,因此,只有保证能源源不断地为生产提供无病毒种苗,才能获得甘薯的持续高产稳产,充分发挥甘薯的生产潜力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甘薯生产技术(二)甘薯脱毒的原理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有研究发现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染病的植株中,愈靠近茎尖病毒含量越低,顶端分生组织不带病毒或仅有少量病毒,随组织的老化,病毒含量增加。茎尖分生组织不带毒或很少带毒的可能原因是:在旺盛生长的分生组织细胞中,细胞的代谢活性很高,病毒的复制速度赶不上细胞的生长速度,另外,病毒在甘薯体内主要通过维管束组织和胞间连丝途径运转,而在茎尖分生组织中维管束尚未形成,胞间连丝的传导速度低于茎尖的快速生长,这速度之差就形成了茎尖无病毒区。甘薯脱毒苗的培养是利用甘薯茎尖导管组织不健全,病毒颗粒不易通过,甘薯茎尖不带或很少带病毒的原理,削离茎尖培养甘薯茎尖苗,对茎尖进行病毒检测,选出不带病毒的茎尖进行快速繁殖后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利用以上所述茎尖存在无病毒区的现象,结合细胞全能性理论,在无菌条件下切取甘薯茎尖进行离体培养,即可得到不带病毒的植株。1960年NielSen用茎尖培养成功获得甘薯无病毒植株,此后,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研究表明,茎尖离体培养可有效地去除甘薯体内的病毒,目前甘薯茎尖分生组织脱毒技术已进入实用阶段。甘薯脱毒技术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甘薯生产技术(三)甘薯茎尖培养脱毒技术1.甘薯脱毒的准备①器具条件除了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镊子、解剖针、长柄刀片等植株组织培养所需的一般工具外,由于须剥离只带1~2个叶原基的茎尖分生组织,大小只有0.1—0.3毫米,所以。还需要准备1台双目解剖镜。②培养基的配制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目前常用的为MS培养基,由于在茎尖培养及试管微繁中需要经常配制培养基,为方便起见,一般将培养基组分先配成比所需浓度高的母液,配制培养基时只要按比例量取即可。一般将大量元素[MS(一)]配制成10倍溶液,Fe盐[MS(二)]、微量元素[MS(三)]及维生素[MS(四)]配成100倍溶液,分别存放。具体配方如下:MS(一):NH4N031650×10=16500毫克KNO31900×10=19000毫克CaCl2·2H20440×10=4400毫克M克S04·7H20370×10=3700毫克KH2P04170×10=1700毫克称取以上药品,顺序溶解后定溶至1000毫升,即成MS(一)10倍母液,取量100毫/升。甘薯脱毒技术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甘薯生产技术(三)甘薯茎尖培养脱毒技术MS(二):FeS04·7H2027.8×100=2780毫克Na2一EDTA37.3×100=3730毫克按以上重量称取药品分别溶解后,置火上煮20~30分钟,以使Fe盐充分络合,呈黄亮溶液。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