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圣女庙张祜.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题圣女庙张祜

1.武源行赠丘卿岑〔皎然〕

昔年群盗阻江东,吴山动摇楚泽空。齐人亦戴蜂虿毒,美稷化为荆棘丛。汹汹四顾多窟穴,浮云白波名不同。万人死地当虎口,一旦生涯悬彀中。昨日将军殉死节,悉向生民陷成血。胸中豹略张阵云,握内蛇矛挥白雪。长洲南去接孤城,居人散尽鼓噪惊。三春不见芳草色,四面唯闻刁斗声。此时狂寇纷如市,君当要冲固深垒。纵横计出皆获全,士卒身先每轻死。扫平氛祲望吴门,人间岁美桑柘繁。比屋生全受君赐,连营罢战赖君恩。如何弃置功不录,通籍无名滞江曲。灞亭不重李将军,汉爵犹轻苏属国。荒营寂寂隐山椒,春意空惊故柳条。野战攻城尽如此,即今谁是霍嫖姚。

2.读史〔鲍溶〕

鬼书报秦亡,天地亦云闭。赤龙吟大野,老母哭白帝。苍苍无白日,项氏徒先济。六合已姓刘,鸿门事难制。坑降嬴政在,衣锦人望替。宿昔见汉兵,龙蛇满旌棨。始矜山可拔,终叹骓不逝。区区亚父心,未究天人际。萧张马无汗,盛业垂千世。

3.题圣女庙〔张祜〕

古庙无人入,苍皮涩老桐。蚁行蝉壳上,蛇窜雀巢中。浅水孤舟泊,轻尘一座蒙。晚来云雨去,荒草是残风。

离山海关东行,冒着霏霏细雨,到了望夫石村,小丘岭下。岭上头,那处红墙灰瓦的小小院落,该是孟姜女庙了。

倚着庙台,一径长长的石阶,直迎到游人脚下。这就是有名的“一百零八磴〞了。拾级而上,默计着磴数……哦,古迹无欺,一磴也不差。

庙门,我是被人流拥入的。顾不上想想这低而窄的门楣哪儿来的这魅力,已经趔趄到门内右侧那座钟亭檐下了。

从庙门左行,才见正殿。门口一副楹联。上联是:“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下联是:“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游人们几乎都要在这儿停步,立在雨丝中,或默诵,或朗诵,细细品味着。这对联,俨然成了入门“考卷〞。噢,那几位一时还没念顺当的,竟不肯敷衍过去呢。猛地,一个小伙子捶了伙伴一拳,说了声“听我的〞,就朗诵起来。读罢,人们无不点头;马上跟着他,一同入内了。原来,那小伙子把上联第一、第四、第六个“朝〞字,读作“朝拜〞的“朝〞,其余四个,都读作“朝夕〞的“朝〞;下联呢,第一、四、六个“长〞,读作“生长〞的“长〞,其余都读作“长短〞的“长〞——竟一下子显示了这对联依据倚山临海的地势和潮起去升的景象而构思的奇妙。怪不得旁边一位老者微笑颔首呢……

这老人,我的同游者,是位著名的研究民间文学的教授。前不久,读了他为孟姜女平反“冤案〞的文章,昨晚又听他把这传说表达了一番。从范杞良因逃避秦王大筑长城的苦役而与孟姜女逢,到杞良被捕赴役,孟姜女万里寻夫,直到她哭到长城,滴血认骨,捧土葬夫……讲得娓娓动听。教授认为,千百年了,这传说深合民意,广布民间,正在于它的反封建苛政的鲜亮倾向。至于那些现代的御用文人对这传说的攻剿么,教授只择其要,略加驳斥。唔,听了这论述,再来访古,兴味浓多了。

进殿仰望,那双眉微蹙,眺望关山的民妇,就是在人们心中活了千百年的孟姜女了。这是一尊彩朔。造型还谨称,绘饰也鲜亮;可那仪态神情却难如人意。不过,浩动这余,也聊胜于无了。倒是殿内幸存下来的金字匾联,还有些意味。上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下联:“姜女未亡也,千古片石铭贞〞。匾文是“万古流芳〞。相传,是文天祥的手笔。文公是否到过这儿,我没考究过。即便是托名的吧,敢把那位曾君临一切的始皇帝,同这个草芥之微的弱女子相提并论,而且一个是反问了一句“安在哉〞,一个是赞叹了一声“未亡也〞,已很有些胆识了。

出殿门,见教授又在望着那副“海水〞、“浮云〞的对联,假设有所思。或许已不是玩味那文辞的奇巧,而是追怀殿内那传说中的民女、民心中的圣者,与海山同在、云水相依的魂魄了吧……

转过殿角,见巨石卧于中庭。上刻“望夫石〞三个字。这许是“片石铭贞〞的出外,也是村名的由来了。石上凹着一串寸多深的坑坑。传说是孟姜女眺望杞良墓留下的脚印。唉,印迹竟这么深,莫不是怀抱的怨恨太繁重了?……石面还刻着首诗,乾隆题的。其中有“千古无心夸节义,一身有范为纲常〞的话。这是想把反封建的抗争,引向“节义〞一类“纲常〞上去了。不过,如与那位“现代女皇〞的“御前学士〞们彻底否定孟姜女的手法相比么,这个“风流皇帝〞倒还有几分我所用的深谋和雅量哩……

“望夫石〞北,立一小亭,匾曰“振衣〞。亭下,一位本地口音的老汉,指着匾,慢悠悠地说:“孟姜女望夫之后,到这儿掸了掸衣裙,挽了挽发髻,就下南坡,投海了。登时一声霹雷,海底拱出三块礁石。中间立着她的‘坟’,左右摆着她的‘伞’、‘包袱’,从这儿往南,几里路,遇上落潮,就见着那三块礁石了……〞

惋惜,透过茫茫烟雨,对那海天之际的石影、涛声,我只能心向往之了……

出庙门,下“一百零八磴〞,雨还没住,游人倒更挤了,北调南腔、碧瞳金发,直忙得这座小庙应接不暇。真的,感召着人们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03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