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2、诵读全词,分析该词运用典故的艺术特色。3、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自学指导(1)——3分钟自读优化设计《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课的背景助读和相关链接,了解相关知识。辛弃疾(1140-1207)享年67岁,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今济南)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和爱国者。与苏轼齐名,并号称“苏辛”,史上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其词题材广泛,善于熔铸典故,以文为词;词风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句》。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写作背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辛弃疾六十六岁时。当时韩侂(tuō)胄(zhòu)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被启用。但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辛弃疾支持北伐抗金的决策,认为应当做好充分准备,绝不能草率从事,但是意见没有被采用。一次他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篇千古传诵的杰作。自学指导(2)——5分钟朗读全词,注意把握好诗歌的重音、语速、节奏和语气,读出感情.自学指导(3)——10分钟1、找出词中运用的典故并简要概括。2、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想到孙权和刘裕?3、词人写佛狸祠祭神的热闹景象,是什么心情?使用该典故的用意何在?4、结尾借“廉颇思国”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档评论(0)

134****25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