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变更诉讼请求的释明到法律观点的释明.pdf

从变更诉讼请求的释明到法律观点的释明.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变更诉讼请求的释明到法律观点的释明

作者:熊跃敏

来源:《现代法学》2021年第03期

摘要:当事人所主张的法律关系性质或者民事行为效力与法院的认定不一致时,原《民

事证据规定》第35条注重纠纷的一次性解决,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变更诉讼请

求”。新《民事证据规定》第53条更为关注对当事人的程序保障,防止突袭性裁判,要求“人

民法院应当将法律关系性质或者民事行为效力作为焦点问题进行审理”。实务考察发现,新

《民事证据规定》第53条的适用呈现出不同形态:一种表现为消极防止突袭性裁判,另一种

则在程序保障的同时积极谋求纠纷的一次性解决。从防止突袭性裁判的核心目的出发,应将新

《民事证据规定》第53条定位于法院的法律观点释明义务。具体适用中,应在防止突袭性裁

判的同时,兼及纠纷的一次性解决。

关键词:变更诉讼请求的释明;法律观点的释明;防止突袭性裁判;程序保障

中图分类号:DF72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1-2397.2021.03.12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诉讼过程中,当事人所主张的法律关系性质或者民事行为效力①与法院的认定不一致时,

法院应如何处理?对于该问题,2002年4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

若干规定》(以下简称为原《民事证据规定》)第35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变

更诉讼请求。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指定举证期限”。②于2020年5月1

日开始实施的新《民事证据规定》第53条对此作出重大修改,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将法律关系

性质或者民事行为效力作为焦点问题进行审理”。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訴讼证据的

若干规定》第53条规定:“诉讼过程中,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性质或者民事行为效力与人民

法院根据案件事实作出的认定不一致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法律关系性质或者民事行为效力作为

焦点问题进行审理。但法律关系性质对裁判理由及结果没有影响,或者有关问题已经当事人充

分辩论的除外。存在前款情形,当事人根据法庭审理情况变更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

并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重新指定举证期限。”这一修改表明,最高司法机关从注重纠纷的

一次性解决转变为强调程序保障、防止突袭性裁判。新《民事证据规定》第53条的实务运作

情形如何,这一修法目的在实务中是否得以实现,应如何对该规定进行定位与解读,都是值得

研究的问题。

一、新《民事证据规定》第53条的规范解读

新《民事证据规定》第53条缘何作出如上调整?司法解释的制定者认为,如果当事人的

主张与法院的认定不一致时,简单驳回不符合纠纷的一次性解决原则,因为原告还可再行起诉;

直接以法院的认定作为裁判依据,有可能超裁,违反处分原则。考虑到释明问题在理论与实践

中争议较大,所以修改后取消了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的义务性规定,而是要求将

法律关系性质作为焦点问题进行审理,从而保障当事人辩论权,避免突袭裁判。经过审理后,

原告如变更诉讼请求,法院应当允许并视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重新指定举证期限。最高人民法院

民事审判第一庭编著:《最高人民法院新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理解与适用》(下),人民法院出

版社2020年版,第502页。与原《民事证据规定》第35条相比,新《民事证据规定》第53

条作了如下四点改变:

首先,立法目的发生了改变。关于原《民事证据规定》第35条的立法目的,从当时司法

解释制定者对该条的相关解读中,可以概括为充分保护当事人实体权利、减少当事人的讼累、

提高诉讼效率、促进纠纷的一次性解决,其中最核心的目的是促进纠纷的一次性解决。参见最

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编著:《民事诉讼证据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2年版,第203页。而新《民事证据规定》第53条在继续坚持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最大

限度节约司法资源的基础上,更加强调防止法院的突袭性裁判。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

编著:《最高人民法院新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理解与适用》(下),人民法院出版社2020年

版,第502页;另参见郑学林、刘敏、宋春雨、潘华明:《关于新〈民事证据规定〉理解和适

用的若干问题》,载《人民法院报》2020年3月26日,第5版。立法目的的调整应当成为理

解与适用第53条的重要依据与出发点。

其次,告知变更诉讼请求的释明从法院的义务转变为法院的自由裁量。当法院认定的法律

关系性质与当

文档评论(0)

各类考试卷精编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