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历代琴人身份谱.docx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江历代琴人身份谱

■张秋红

“昔神农氏继宓羲而王天下,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于是始削桐为琴,练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神农造琴后,古琴作为我国传统乐器的代表,为“八音之首”,其音色深沉,余音悠远,深具东方文化特色。被尊为“国乐之父”、“圣人之器”,从《诗经·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到《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鼓笙”,无不看出古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

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爱不释手的器物。“吹箫抚琴、对酒当歌”,成为历代文人士大夫的人生一乐。琴为文人挚友知音,唐代文人刘禹锡在他的名篇《陋室铭》中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淡泊境界;而宋抗金将领岳飞的“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则表达了一代名将壮志难酬的孤愤和知音难遇的凄愤。悠远的琴,“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淡泊的琴,“仿佛弦指外,遂见初苦人”。琴宜伴月,“松风吹散带,山月照弹琴”;琴可对酒,“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

吴江地处江南,集结吴越文化之精华,凝聚了江南水乡之灵气。千百年来,名士辈出,作为大雅之器的古琴艺术自然也是名人迭现,而且从社会构成来看是各个阶层都有,从上到下,从仕到民,古琴得到了吴江人的钟爱。这里,撷史一角,为吴江古代琴人列一“身份谱”。

官宦琴人

作为士大夫的吴江代表,西晋的张翰是吴江的第一位有明确历史记载的琴人,会鉴赏,又会弹。曾作琴曲《秋风》,其曲取意“见秋风而思归故土”,表“人生适志耳,富贵何为”之意。

张翰家当时是吴地的豪门士族,被称做乡贤四大家族之首,张家以文见长。后张季鹰与吴地第一琴人顾雍的嫡孙顾荣同朝为官,私交甚好,经常在一起彻磋琴艺。顾荣死,张季鹰不胜其恸,遂径上床,鼓琴作数曲竟,抚琴曰:“顾彦先颇复赏此不?”(《世说新语·伤逝》中《张季鹰吊顾彦先》)

到了元代,江南财赋司副使宁昌言将军“日与二三知己以琴自娱”,则反映了琴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日常文化交流的方式了。

明朝史珩选桂阳县,后遭奸党之乱,免为庶人,晚年居宜晚楼中,以琴书自娱(《吴江县志》)。以琴书自娱的还不止史珩一人,清沈世潢因粮案被剥夺学籍,日以琴书茗茶自娱(《吴江县志》)。顾惟俊晚年闭门静坐,不以人交接,惟以琴书自乐而以(《盛湖志》)。古琴无语,却在人失意时成为他最好的朋友。

任敏,同里人,广东琼州知府,善弹琴,制吴江曲(见《虎阜志》),并著有《琴理》一卷(见《同里志》)。

中国古代教育承沿于西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官宦之家必学之艺。而琴学有助于君子修养,自然也受到重视。西汉桓谭在其《新论·琴道篇》说:“琴之言禁也,君子守以自禁也。”班固亦云:“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凡此种种,琴艺首先在官宦之家得到了重视。吴江黎里周家就曾出现这样一位琴家,他就是清乾隆工部尚书周元理的长孙周光纬,在周氏的家谱《周氏家乘》中曾这样记载:“府君笃嗜风雅,定省之余琴棋射艺无不博涉精能,所著有红蕉馆琴谱二卷”,可见琴艺在当时也是比较流行的风雅之艺。而周光纬不仅擅长抚琴,而且能谱曲,足以说明其琴艺的高超和精深,惜《红蕉馆琴谱》已失传。

文士琴人

古琴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是古代每个文人修身养性的必修之乐器。嵇康在《琴赋》中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所谓“士无故不撤琴瑟”(《礼记·曲礼》),“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慆心也”(《左传》)。可见“琴”在文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陆龟蒙,晚唐文学家,亦为琴家,善弹。曾与皮日休泛舟松江,见渔夫醉歌遂写成古琴曲《醉渔唱晚》,其曲谱初见于明刊本《西麓堂琴统》。晚年一度定居吴江黎里,常驾一小船游于陆家荡,忘情之时,吟诗抚琴,对酒当歌,野趣无穷。

陈世骥无疑是吴江琴人的优秀者。他工于琴,兼长书画。他得到《与古斋琴谱》之后,“眠食与俱者三阅寒暑”。一生致力于发展古琴。编写了《琴学初津》,数易其稿,颇具影响。书中所收五十曲,包括《雨中秋》《雪夜吟》《乐天操》《腊鼓引》。他提出:“琴与书参,音与意参。”主张把琴曲知识、文学修养、用音技法和立意达志四方面综合运用,说“四者相顾,不可离也”。

清黎里也出现一位琴家蔡仙根,生平以琴为生,著有《琴言》一卷,《琴谱大成》二卷,《操缦撮要》一卷。(《黎里续志》)

顾悼秋,是南社中的著名词人。他多方擅长,亦通音律,最喜处身于有江南小景的园林,吟诗唱曲,抚琴吹笛,乐此不疲。

还有清代工诗善画,琴棋风角,无一不谙的潘鹤(《松陵人物汇编》)和屡试不中、素善鼓琴的芦墟人郁文(《汾湖遗诗》)等等,不胜枚举。

隐世琴人

中国历史上的不少名人都曾做过“隐士”。庄子看惯了大小诸侯尔虞我诈,便要

文档评论(0)

sis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大数据工程师持证人

本人从事所爱好的软件研发职业,所选文档部分是选自于网络,之所以选这些文档是因为我很欣赏你的思维和才华,特此给我们大家以分享和学习的机会。如果你感觉侵犯了你的利益,请和我联系,我会尽快的删除!谢谢!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3月25日上传了大数据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