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电池模组集成母排(CCS)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

《储能电池模组集成母排(CCS)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

T/CASMESXXX—2024

储能电池模组集成母排(CCS)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储能电池模组集成母排的设计与构建、工艺方案、材料要求、电气性能、热性能、安全性能、安装与维护、检验要求、追溯、标识与记录、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所有采用CCS技术的储能电池模组。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2036-1994印制电路术语

GB/T2040-2017铜及铜合金板材GB/T2059铜及铜合金带材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50-2012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y:恒定湿热

GBT2423.17-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

GB/T2423.60-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U:引出端及整体安装件强度GB/T3190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

GB/T4677-2002印制板测试方法

GB/T6663.1-2007直热式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第1部分:总规范GB/T7251.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总则

GB/T13539-2015低压熔断器

GB/T14486-2008塑料模塑件尺寸公差GB/T15166-2019高压交流熔断器

GB/T34131-2023电力储能用电池管理系统GJB7548-2012挠性印制板通用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储能电池(EnergyStorageBattery)

能够将电能转换成化学能、物理能或动力能并储存起来,在需要时再将其释放为电能的一种设备。它主要应用于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储能系统,以及不间断电源(UPS)等领域。

3.2

集成母排(CellsContactSystem)

4

T/CASMESXXX—2024

主要由信号采集组件(譬如FPC、PCB、FFC等)、塑胶结构件、铜铝排等组成,通过热压合或铆接等工艺连接成一个整体,实现电芯高压串并联,以及电池的温度采样、电芯电压采样功能,通过FPC/PCB和连接器组件提供温度和电压给BMS系统。

3.3

挠性模切电路板(FlexibleDie-cuttingCircuit,FDC)

是一种以聚酰亚胺或聚酯等薄膜为绝缘基材、铜箔等金属箔为电路导体,经过模切工艺和热压工艺制成的一种可挠性电路板。

3.4

挠性扁平电缆(FlexibleFlatCable)

是一种用聚酯绝缘材料和极薄镀锡包裹的扁平铜线作为导线,经过热压合工艺而成的多根导线相互绝缘等间距一字形排列的挠性扁平线缆。

3.5

挠性激光切割电路板(FlexibleLaser-cuttingCircuit,FLC)

是一种以聚酰亚胺或聚酯等薄膜为绝缘基材、铜箔等金属箔为电路导体,经过激光切割工艺和模切工艺相结合制成的可挠性电路板。

4设计与构造

4.1基本原则

4.1.1CCS的设计、制造和安装应确保人员安全和设备安全。

4.1.2CCS应具有高可靠性,能够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保持稳定的性能,减少故障和维修次数。

4.1.3CCS的设计应便于维护和检修,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日常检查、故障排查和更换部件。

4.1.4CCS应与其他储能电池模组及系统组件兼容,确保整体系统的协调运行。

4.1.5CCS应遵循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确保产品的互换性和通用性。

4.2设计与构造

4.2.1结构设计应合理,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安装、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振动、冲击等外力作用。

4.2.2电气设计应确保电流传输稳定、高效,同时防止电气故障的发生。

4.2.3热设计应合理,能够有效散热,防止因过热导致的性能下降或安全事故。

4.2.4部件的连接设计应牢固可靠,确保电流传输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4.2.5连接处应采用适当的连接方式,如焊接、螺栓连接等,并确保连接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4.2.6应具备一定的防护功能,如防水、防尘、防腐蚀等,以提高其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4.2.7应有清晰的标识和完整的文档,包括产品标识、安装指南、维护手册等,以便于用户正确安装、使用和维护。

4.3外观和尺寸要求

4.3.1外观

文档评论(0)

std3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