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4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

精品解析:2024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年汕头市普通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

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卷前必须先填好答题卡的密封线内各项内容。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如图可说明,这一时期黄河流域()

A.各史前文化独立发明了冶铜技术 B.铜器制作进入了萌芽和发展期

C.最早发明和推广了青铜冶炼技术 D.已出现了疆域较大的早期国家

2.商代甲骨文证实,商王自称“一人”或“余一人”;西周早期周康王和西周晚期周宣王时期的青铜铭文证实周王自称“余一人”或“我一人”;春秋中晚期的“叔夷钟”铭文证实齐灵公也自称“余一人”。这表明()

A.商代已出现君主专制的雏形 B.西周延续和继承了商朝政制

C.春秋时期传统礼制遭到破坏 D.中华文明具有统一性连续性

3.据如图可推知当时()

秦郡形势图

A.南北方人口与经济水平存在差距 B.黄河流域社会动荡及战争频繁

C.南方地区郡县势力逐渐超过北方 D.郡县制的实施引发了新的矛盾

4.据如表可知()

史料内容

史料出处

材料一

元晖,字叔……弟仁器,性明敏,官至日南郡丞

点校本《隋书.卷四十六》,中华书局1973年8月第1版

材料二

元晖,字叔……弟仁,器性明敏,官至日南郡丞。

点校本《隋书.卷四十六》修订本,中华书局2019年1月第1版

材料三

检校交趾郡赞治、日南郡丞、前兼内史舍人,河南元仁器撰

九真郡故地(毗邻日南郡,在今越南)发现的《大隋九真郡宝安道场碑》

A.材料一对传世文献的点校有误 B.晚出的学术成果比前人的研究可靠

C.确认史实必须使用二重证据法 D.金石史料有助于对传世文献的释读

5.明朝在奴儿干都司地区除设立专门管理机构、修驿路、建船厂、派员巡视外,“朝廷尤虑未善,更命造寺,使柔化之”。永乐年间,朝廷兴建永宁寺,寺旁立有《敕建永宁寺记》石碑,用汉、蒙、女真、西藏文体书写,记录了经营该地事迹。这体现了明政府()

A.“政教兼举,教化为先”思想 B.“外儒内法,儒法兼施”思想

C.“制国有常,利民为本”思想 D.“以夷制夷,因俗而治”思想

6.1810—1840年,英国海上霸权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英国海军在控制西非和东非沿岸贸易方面取得成效;二是扩大了海外基地体系,攻占了红海门户的亚丁和马六甲海峡的新加坡;三是英国炮舰外交在拉美取得了成效。这表明()

A.英国对华侵略的条件日益成熟 B.中英贸易失衡刺激英国扩张

C.发动鸦片战争是英国既定国策 D.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是必然的

7.1866年主管总理衙门的奕?奏请派员赴英,写道:“查自各国换约以来,洋人往来中国,于各省一切情形日臻熟悉,而外国情形,中国未能周知……即令其(斌椿)沿途留心,将该国一切山川形势,风土人情随时记载,带回中国,以资印证。”这说明()

A.救亡图存已成为社会共识 B.列强瓜分中国局面开始形成

C.清政府外交情报意识增强 D.学习西方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8.1920年前后,某青年知识分子在《少年中国》《解放与改造》等报刊上发表了《怎样创造少年中国》《论教育改造和社会改造》等文章近30篇。他指出:“人类是共存的,社会是联带的,我们要求个人幸福必不可不求全人类幸福”。由此可推之,该青年主张()

A.立宪主义 B.民主主义 C.民族主义 D.马克思主义

9.读下图,可以看出该侨批加盖上述印章旨在()

图:一封从菲律宾寄往福建晋江的侨批(汇款暨家书)。封底加盖“同胞尔忘倭奴之仇乎?请勿用仇货,抵制到底!”“民国贰拾年(1931年)十一月拾四日”章。

A.在经济上支援国内抗日战争 B.在海内外广泛宣传抗日主张

C.号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鼓励支持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10.1980年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比重由1978年的27.8%上升为30.8%;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的比重由1978年的4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mengy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