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考语文押题试卷含解析.doc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考语文押题试卷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考语文押题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呼吁全世界:()。当战争和暴力屡屡击碎人们的和平梦想。如果政治精英能想想“”当饥饿和贫困的阴影仍然笼罩着欠发达国家;当不断膨胀的感官欲望把环境伤害得,“回到孔子”至少能让现代人在踏上歧途时,听到内心“咯噔”一声。

当然,对于在现代化坐标中登攀高点的中国人而言,“回到孔子”更意味着一个古老民族在价值和情感上的回归。当越来越多的人于“故乡沦陷”,满心渴望从传统典籍中找到此心安处,当一个国家把建设文化强国、塑造核心价值观上升为国家成略,这些都表达着上至庙堂、下及万民的共同诉求:中国越是在现代化道路上狂飙突进,就越需要仰望历史星空校准价值航向、补充精神给养。孔子在竹简上写下“君子和而不同”,二千多年前,这也代表着中国对世界秩序的想象。

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只有每一颗星星都发光,人类文明的星空才会更加璀璨。

1.下列在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类只要回到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就必须在21世纪生存下去。

B.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C.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人类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D.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2.依次填人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满目疮痍痛心疾首平分秋色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千疮百孔痛心疾首各有千秋

C.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满目疮痍深恶痛绝各有千秋

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千疮百孔深恶痛绝平分秋色

3.文中划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价当的一项是

A.二千多年前,在竹简上孔子写下“君子和而不同”,这也代表着中国对世界秩序的想象。

B.二千多年前,在竹简上写下“君子和而不同”,这也代表着中国对世界秩序的想象。

C.二千多年前,孔子在竹简上写下“君子和而不同”,这是否代表着中国对世界秩序的想象。

D.二千多年前,孔子在竹简上写下“君子和而不同”,这也代表着中国对世界秩序的想象。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古代圣人“_______”,尚且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_______”,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两句总括秦国掠夺人民,挥霍无度。

(3)边塞诗常常通过描绘典型的物象来渲染氛围,比如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________”,都运用了“旗帜”这一物象。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5000年前是文明诞生的大时代,世界几大流域_____孕育出早期文明。中国的史前时代,就开始____出各具特色的文化序列。在长江下游地区,出现了一个尚玉的考古学文化——良渚文化。____在它之前,玉器就已广受尊崇,但在此时却达到空前繁荣的程度。除了文字和青铜器,良渚文化在各个方面均已达到国家文明的要求。我们发现,通行的文明标准不应成为判断一种文化是否进入文明社会的生硬公式。青铜器在文明社会中承载的礼制规范的意义,在良渚文化中是_____在玉器上的。文字具有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工具,对良渚文化,虽然尚未发现文字系统,但那些镌刻在玉礼器上的标识,也极大程度地联结着人们的思想。目前来看,良渚文明是我们所能确证的中国最早的文明,()。在这个持续变化的过程中,礼制规范、社会模式等文明因素不断地传承、交汇,直至夏商。从良渚到商周,正是中华文明从区域性文明向大一统逐步汇聚的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不约而同演化即使表现

B.不约而同演变尽管体现

C.殊途同归演化尽管表现

D.殊途同归演变即使体现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字是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工具,在良渚文化中,虽然尚未发现文字系统,但那些镌刻在玉礼器上的标识,也极大程度地反映出人们的思想。

B.文字具有记录语言、传承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3****920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