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复习—人口分布和迁移.doc

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复习—人口分布和迁移.doc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复习—人口分布和迁移

一.选择题(共9小题)

澳大利亚和美国都是移民国家。2020年,澳大利亚人口约为2568.7万人,城镇化率为86.2%,美国人口约为3.32亿人,城镇化率为82.7%。据此完成1~2题。

1.澳大利亚城镇化率较美国高,主要是因为澳大利亚()

A.人口基数小 B.经济水平高 C.农业较发达 D.气候条件好

2.若移民数量大幅增加,可能会导致澳大利亚()

A.经济迅速发展 B.人口老龄化加剧

C.环境问题加重 D.人地矛盾得以缓解

人口回流是影响我国人口分布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某研究团队通过对全国流动人口进行大规模抽样问卷调查,分析流动人口回流的空间意愿与影响因素,探究其对人口分布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图1示意我国有回流意愿人口及回流去向地统计结果,图2、图3示意不同年龄段、不同受教育水平人口回流意愿地统计。据此完成4~6题。

3.目前我国人口回流()

A.意愿强烈 B.空间路径单一

C.改变了人口空间格局 D.方向倾向于农村

4.人口回流空间意愿分布显示()

A.农村地区对各年龄段人口吸引力最大

B.高素质人口回流倾向于区县政府所在地

C.人口回流的主要原因是返乡养老

D.受教育水平低的人口,回流数量少

5.我国中西部地区吸引人口主动回流,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实行合村并镇,减少乡村数量

②扩大城市规模,提高环境承载力

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就业环境

④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近年来,重庆市人口迁移活跃,既有大规模的人口迁入,又有大规模的人口迁出,人口迁入量远大于人口迁出量;同时,市内人口流动也很频繁。如图示意研究区内重庆市人口长期流入来源地分布,图中重庆市的西南部为主城区、东北部为生态涵养发展区、东南部为生态保护区。据此完成17~19题。

6.下列现象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到重庆旅游 B.到重庆出差

C.到重庆永久定居 D.暑假到重庆支教

近年来,重庆市人口迁移活跃,既有大规模的人口迁入,又有大规模的人口迁出,人口迁入量远大于人口迁出量;同时,市内人口流动也很频繁。如图示意研究区内重庆市人口长期流入来源地分布,图中重庆市的西南部为主城区、东北部为生态涵养发展区、东南部为生态保护区。据此完成5~6题。

7.重庆市易吸引周边地区人口迁入的原因有()

①水资源较丰富,生态环境好

②城市文化先进,交通非常便利

③空间距离较近,迁移成本低

④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较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近年来,重庆市人口迁移活跃,既有大规模的人口迁入,又有大规模的人口迁出,人口迁入量远大于人口迁出量;同时,市内人口流动也很频繁。如图示意研究区内重庆市人口长期流入来源地分布,图中重庆市的西南部为主城区、东北部为生态涵养发展区、东南部为生态保护区。据此完成3~4题。

8.渝东北、渝东南周边地区人口流入重庆市的特点及带来的影响是()

A.流入人口较多,城市交通拥堵加剧

B.流入人口较多,资源开发规模扩大

C.流入人口较少,人口老龄化问题得以解决

D.流入人口较少,生态环境压力较小

9.如图中,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方向与图形一致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二.多选题(共1小题)

(多选)10.(2022秋?丽水期末)《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统计,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正式达到80亿。全球80亿人口大多数分布在()

A.南半球中低纬湿热地区 B.北半球中高纬内陆盆地

C.距海岸线200km范围内 D.海拔500m以下低地平原

三.解答题(共10小题)

11.(2023?浙江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城市人与自然耦合协调度反映了城市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表为利用五个指标综合计算得到的我国部分地区协调度指数。

地区

水资源开发强度

土地开发强度

水资源供给能力

环境污染物排放强度

碳排放强度

协调度指数

西南

94.31

89.62

99.00

90.11

92.41

92.81

西北

74.94

89.45

88.38

91.88

89.14

82.25

华东

95.48

86.18

95.62

86.92

86.71

89.60

东北

97.56

91.18

99.00

91.08

83.79

90.20

华南

94.04

85.61

95.30

84.25

83.34

86.52

华北

84.21

90.27

94.33

92.16

76.84

84.77

注:所有指标进行正向化处理,即指标得分越高越好。

材料二:图为2020年我国七大地区电力生产结构示意图。

(1)西南地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34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