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 2024届陕西省咸阳彩虹学校南校区高三下学期第11次模拟考试暨一轮复习效果检测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 2024届陕西省咸阳彩虹学校南校区高三下学期第11次模拟考试暨一轮复习效果检测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咸阳彩虹中学南校区高2024届第11次模拟考试暨一轮复习效果检测历史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温馨提示:一轮复习即将结束,距离高考的脚步也越来越近了,本次模考是对一轮复习的全面检测,请认真作答,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愿汝下笔有神,祝尔成绩优异。

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满分60分)

1.自武王伐纣代商而兴之后,周人将天命与君主的道德牵系在一起。《尚书》中塑造了两个截然相反的君主形象,即文王的圣王形象和纣王的暴君形象。《周书》中也有成王祭祀上帝,行籍田之礼,亲率百官、农夫播种百谷,共同劳作的记载。这些做法旨在()

A.加强君主集权 B.强化祭祀活动

C.构建政治认同 D.推进家国同构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型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商周时期。根据材料“自武王伐纣代商而兴之后,周人将天命与君主的道德牵系在一起。”及所学可知,西周初期的统治者为稳定和巩固新政权,推行了多项定国方针,从《尚书》和《周书》中可以看出,周人从政治舆论、民生两个方面确立民众对新王朝的政治认同,C项正确;确立君主集权是在战国时期提出,秦朝最终确立,排除A项;西周通过将天命与道德相结合,加强民众对周王朝的认同,而非强化祭祀活动,排除B项;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体现了家国同构、家国一体,排除D项。故选C项。

2.儒家强调“定于一”的礼乐道德秩序;法家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的权力法律秩序;墨家强调“尚同”与“执一”的社会行动秩序。这反映()

A.各家主张日益趋同 B.国家统一的趋势

C.思想文化多元包容 D.社会失序的现实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儒家强调礼乐道德秩序的统一,法家强调法律秩序的统一,道家强调社会秩序的统一,这说明诸子百家面对社会失序的现实,主张建立统一的社会秩序,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诸子百家思想的共性,无法推断出思想主张日益趋同,排除A项;“国家统一的趋势”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本题主旨为“社会失序的现实”,而“思想文化多元包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3.西汉时,高资地主是指经营手工业、商业和高利贷起家的地主,“以末致财,用本守之”。个别人积资可到五千万钱,甚至万万钱。但当时以高资而取得土地是不受法律许可的。由此可见,当时()

A.工商业者社会地位提升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到保护

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瓦解 D.重农抑商政策已形同虚设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高资地主“积资可到五千万钱,甚至万万钱”,财大气粗,如果允许高资地主合法取得土地,必然导致大量自耕农破产。因此根据材料“高资而取得土地是不受法律许可”可分析得知是国家基于保护自耕农经济,B项正确;中国古代重农抑商,限制工商业发展,工商业者社会地位低下,排除AD项;西汉时,我国处于传统农耕社会,士农工商社会结构稳固,科举制度的废止使得传统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瓦解,排除C项。故选B项。

4.据考证,汉代史书中“愿下有司议”“愿以臣言下公卿议”“愿下公卿议”等记载屡见不鲜。如东汉时有大臣提出“愿下公卿,平(评判)援(马援)功罪”,皇帝最终听从大臣评议结果,为马援平反。上述现象()

A.遏制了豪强地主势力的壮大 B.有利于弥补皇权专制的弊端

C.降低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D.体现了三公权力的起伏不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汉代(中国)。“下公卿议”指的是朝廷官员集体讨论决定国事,集体议政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的失误,有利于弥补皇权专制的弊端,B项正确;集体议政属于中央官制,不能起到遏制地方豪强地主势力的作用,排除A项;集体议政有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有积极作用,而非降低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排除C项;材料只能体现公卿参与议政,不能体现三公权力的起伏,排除D项。故选B项。

5.唐诗有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唐中后期遭到严重破坏,扬州盛况不复,一去不返。北宋设市舶司后,明州(今宁波)发展迅速,“凡中国之贾,高丽与日本诸蕃之至中国者,进出唯明州一港”。影响这一变迁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海外贸易的兴盛 B.经济重心的南移

C.政治局势的变化 D.重农抑商的松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中“二分无赖是扬州,唐末遭破坏”和宋朝“宁波发展迅速,唯出明州港”可知唐宋的变迁,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mengy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