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燃烧学 第2版 第4章 可燃液体燃烧.ppt

消防燃烧学 第2版 第4章 可燃液体燃烧.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两种完全互溶可燃性液体的混合液体闪点两种完全互溶可燃性液体的混合液体的闪点一般低于各组分闪点的平均值,并且接近于混合物中含量较大的组分的闪点。如果往可燃液体中添加闪点更低的可燃液体,即使加入的量不多,也能大大降低可燃液体的闪点,增大其火灾危险性。(二)可燃液体与不可燃液体的混合液体的闪点在可燃液体中掺入互溶的不燃液体,其闪点随着不燃液体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当不燃组分含量达到一定值时,混合液体不再发生闪燃。这类混合物常见的如甲醇与水、乙醇与水,丙酮与水以及甲醇与四氯化碳等。(二)可燃液体与不可燃液体的混合液体的闪点在可燃液体中掺入互溶的不燃液体,其闪点随着不燃液体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当不燃组分含量达到一定值时,混合液体不再发生闪燃。这类混合物常见的如甲醇与水、乙醇与水,丙酮与水以及甲醇与四氯化碳等。(一)闪点的测定根据测定方法的不同,可燃液体闪点分为闭杯试验闪点和开杯试验闪点两种。用规定的闭口杯法测得的结果称为闭杯试验闪点,测试过程是将可燃液体样品放在有盖的容器中加热测定(如图),常用于测定煤油、柴油等轻质油品或闪点低的液体;1—溢流口补溶液2—试样用温度计3—试验火苗标准球4—试验火苗5—水溶液用温度计6—试验容器7—气体加热器(一)闪点的测定用规定的开口杯法测得的结果称为开杯试验闪点,测试过程是将可燃液体样品放在敞口容器中,加热后蒸气可以自由扩散到周围空气中进行测定(如图),常用于测定润滑油等重质油品或闪点高的液体。1—温度计2—点火器3—瓷坩埚4—砂浴5—酒精灯6—支架测定的方法不同,其闪点值也不同,一般开杯试验闪点要比闭杯试验闪点高15~25℃,闪点越高,两者差别越大。(二)闪点的计算1.通过液体的饱和蒸气压计算液体的闪点(内插值法)式中P饱—闪点温度下可燃液体的饱和蒸气压(mmHg);P总—可燃液体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的总压强,通常等于大气压(760mmHg);A—燃烧1mol液体所需氧气的摩尔数。式中:T闪—可燃液体的闪点(℃);T1—前插值点可燃液体对应的闪点(℃);T2—后插值点可燃液体对应的闪点(℃);P1—前插值点可燃液体对应的饱和蒸气压(mmHg);P2—后插值点可燃液体对应的饱和蒸气压(mmHg)。(二)闪点的计算2.利用可燃液体蒸气爆炸浓度下限计算闪点由于在闪点时可燃液体的饱和蒸气浓度就是该可燃液体蒸气的爆炸浓度下限(V%)。可燃液体的饱和蒸气浓度与饱和蒸气压的关系为求出P饱后,利用前面所述的内插值法,就可以计算出可燃液体的闪点。(一)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重要参数闪燃是可燃液体和某些低熔点固体可燃物发生火灾的危险信号,可燃液体的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液体名称闪点(闭杯℃)液体名称闪点(闭杯℃)乙酸39甲苯4灯用煤油≥38邻二甲苯16菜籽油157甲醇12二硫化碳-30乙醇13苯-11丙酮-18几种易燃可燃液体的闪点(二)根据闪点,划分可燃液体及其火灾危险性类别按照《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16-2018)的规定,根据闪点的高低和生产、储存中的火灾危险性大小,易燃液体可分为3类:甲类,即闪点<28℃的液体;乙类,即28℃≤闪点<60℃的液体;丙类,即闪点≥60℃的液体。按闪点划分液体及其火灾危险性类别类别闪点/℃举例甲类液体易燃液体<28汽油、苯、乙醇、乙醚乙类液体28≤闪点<60煤油、松节油、丁醇丙类液体可燃液体≥60柴油、重油、菜籽油(三)根据闪点确定灭火剂供给强度灭火剂供给强度是指每单位面积上,在单位时间内供给灭火剂的数量,如泡沫液可表示为L/(s.m2)。一般而言,扑救闪点越低的液体火灾,其灭火剂供给强度就越大。固定顶储罐的空气泡沫供给强度液体闪点/℃空气泡沫供给强度/[(L/s.m2)]灭火时间/min固定、半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移动式泡沫灭火设备600.81.030≥600.60.830自燃是指可燃物在没有外部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燃烧现象。如果可燃液体(或其局部)的温度达到燃点,但没有接触外部明火源,就不会着火。若继续对它进行加热,使其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即使不接触明火,它也能自发着火燃烧。可燃液体的这种没有火源作用,而靠外界加热而引起的着火现象,称为可燃液体的自燃。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是该物质的自燃点。(1)同系物的自燃点随式量的增加而降低。这是因为同系物内化学键键能随式量增大而变小,因而反应速率加快,自燃点降低。(2)有机物中的同分异构体物质,其正构体的自燃点低于其异构体的自燃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llkx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本文库主要涉及建筑、教育等资料,有问题可以联系解决哦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13302032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