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师用书.doc

  1. 1、本文档共1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师用书

第一单元

单元说明

这个单元主要指导同学鉴赏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选编的7首中国诗歌,2首外国诗歌,大都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这9首诗的主题,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沁园春长沙》中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模糊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对“母亲〞大堰河的赤子之情,《错误》中闺中思妇对“归人〞的怨情……情感“风光〞可谓丰富多样。教学时,用“情〞这根线串起这些看似各不相关的诗歌“珍珠〞,同学必收获情感,启迪思想。

鉴赏诗歌有多种方法,如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尽可能展开联想和想像,理解诗歌的主旨,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要知人论世,注意作品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思想状况,但又要避免用时代背景去简单地印证作品的思想内容,不以特定的政治事件或诗人的政治遭遇与作品内容一一对应;要注意欣赏诗歌的形式美,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要品味诗歌凝练、含蓄,富有跳跃性和音乐性的语言等。当代翻译家辜正坤提出了中西诗歌鉴赏的十个角度:时间角度、空间角度、作者角度、作品角度、读者角度、年龄角度、性别角度、社会文化角度、诠释者角度和译者角度。这些角度可供教学时参照。

这个单元的鉴赏重点是情感与意象。情感与意象,既是指单元鉴赏重点,也可以说是诗歌鉴赏的主要方法,即:一方面要注意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要分析诗中运用的意象。下面分别说说这两个方面。

诗歌是以抒情为主的文学样式,即使是叙事诗,也把抒发感情放在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在中国这样诗的国度里,抒情诗极为发达,“情〞是诗的内核。《毛诗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钟嵘《诗品》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别林斯基说:“情感是诗的天性中一个主要的活动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众多论述说明,情感抒发是诗歌最主要的美学特征。感情是诗歌的内容,人们可以把一部小说、一篇散文、一个剧本的内容复述得头头是道,但是,要复述一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却非常困难,你只能说它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你从中悟出了什么思想。心得力差的读者,读一首略微晦涩一点的诗,可能什么也得不到。可以说,诗歌的思想情感就相当于小说散文剧本叙写的内容。有诗评家说,诗歌内容是“诗中生活的大海蒸发出的纯净、美丽的云霞。读者从诗中所得到的是感情上的满足、启发与享受〞。正因如此,教学这个单元的诗歌,要让同学反复诵读作品,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以丰富心灵,陶冶性情。

如何体会诗中的情感呢?尤其是如何把握比较含蓄甚至隐晦的诗歌如《雨巷》《断章》《风雨》《在一个地铁车站》等表达的思想情感呢?可主要从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思想生平和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入手。欣赏技巧是重要的,但须提醒同学要有意识地增加生活阅历,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文化修养,尤其要广泛阅读中外名诗,培养对诗的感受力和读诗的趣味。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意象是诗歌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意〞即欣赏者的心意、情志,“象〞即形象、物象,意象即审美主体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有形与无形的统一。欣赏一首诗,外行眼中只是词语与词语的连接,内行眼中却是意象与意象的组合,这些组合担负着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任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表面看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个词语的连缀,六种似乎不相干的物象的拼凑,而从诗歌艺术角度看,是六个意象的组合,而这六个意象又是经过诗人精心选择,是为表达诗人心中的情感服务的。人们所熟知的古代诗词中常见意象如“春草〞“杨柳〞“梅花〞“明月〞“秋风〞等,早已不是仅指客观事物本身,而是饱含了诗人激烈的主观感情,读者一看到它们,就会引发丰富的情感联想。

具体教学中,要注意区分诗中的描述性意象和比喻性意象〔又称为实生活意象和象征性意象〕。描述性意象或实生活意象,在《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两首诗中用得较多,如前一首诗中的“云彩〞“金柳〞“波光〞“水草〞“星辉〞“夏虫〞等,后一首诗中在对大堰河辛劳劳作的生活场景的描写中,诗人用了集束描述性意象群,渗透了诗人对大堰河悲惨身世和凄苦命运的深切同情。而像《雨巷》中的“丁香〞“姑娘〞、《风雨》中的“风雨〞“舵手〞等,则为比喻性意象或象征性意象,我们初中学过的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一诗中的“土地〞“黎明〞“河流〞“歌唱〞等,也属于这类意象,它们表达的诗人思想情感丰富深入,更吸引人,因而更值得揣摩、品味。

诗歌创作要用形象思维,创造艺术形象,所以诗歌的情感表达,一般都要借助意象。鉴赏诗歌的情感,可从分析诗中意象入手,才干深入而全面。

补充几点单元教学建议:

1中外好诗不可胜数,这里的9首诗仅为举例性质的,无法反映中外诗歌的全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3****53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