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风景谈》课件-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语文新教材同步教学讲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pptx

第1.2课《风景谈》课件-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语文新教材同步教学讲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风景谈

茅盾

目录

作者简介

字词梳理

整体感知

内容分析

全文总结

作者简介

主要作品

写作背景

第一卷

作者简介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中国文坛的巨星。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是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望的革命作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积极参加了五四”运动和早期共产主义运动;长期从事革命文学活动,曾与鲁迅、郭沫若等人为我国革命文艺和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

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蚀》(包括《幻灭》《动摇》《追求》)《虹》《腐蚀》《子夜》;

短篇小说集《野蔷薇》《宿莽》《委曲》;

散文集《白杨礼赞》《速写与随笔》《话匣子》《印象·思想·回忆》《炮火的洗礼》《时间的记录》;

中短篇小说《路》《三人行》《林家铺子》《春蚕》《秋收》《残冬》(农村三部曲)。

写作背景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实现独占中国、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野心,继1931年事变之后九一八又发动了侵略战争,发生了“卢沟桥事变“。同年8月13日,又向上海大举进攻。上海沦陷后,茅盾离开上海,浪迹于香港、长沙和汉口。1940年5月离开新疆返内地,归途中在西安喜遇朱德同志,应邀到延安参观访问了几个月。在延安,他呼吸了清新的革命气息,目睹了解放区蓬勃的景象,激起了对解放区的热爱。他心灵的琴弦已为解放区军民的战斗生活所拨动。因此,同年年底到重庆后,他就写下了与《白杨礼赞》并称为姐妹篇的《风景谈》。

写作背景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虽然被迫答应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但从骨子里不甘心让共产党发展,处处限制共产党,对积极支持共产党的民主人士也大肆暗杀,直至后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白色恐怖下的重庆,如果公开发表讴歌赞美延安的文章,必将招致杀身之祸。在此情况下茅盾只能用艺术手法,含蓄的表达自己的内心思想。

字词梳理

第二卷

字·词·梳·理

妩(wǔ)媚颀(qí)长掮(qián)着

山坳(ào)黑魆(xū)魆干坼(chè)

汤(shāng)汤浅濑(lài)瞥(piē)见

半爿(pán)断碣(jié)贻(yí)笑大方

氛(fēn)围摇曳(yè)荷(hè)枪

字·词·梳·理

姗姗: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

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

怡然自得:指非常高兴、满足。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静穆:安静庄严。

爿:劈成片的竹木等;田地一片或商店、工厂等一家叫一爿。

哗笑:指众人放声大笑。

万籁俱静: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寂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整体感知

第三卷

整体感知

内容分析

第四卷

风景谈

“风景谈”即谈风景,是宾语前置。所谓“风景”,《辞海》的解释是“风光景色”。换句话说,也就是可供人观赏的建筑物、自然景象等。但这篇散文中,作者所说的“风景”还包括人,作者认为人是风景的“构成者“,是风的“主宰”。因此,我们在考虑六幅画面时应从课文实际出发,一要考虑点出人的活动,二要顾及人类活动的自然背景。并且这样写有一定的掩护作用,便于发表,适应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需要。

解题

风景谈

课文描写了六幅风景画,参考“沙漠驼铃”,为其他五幅画面各拟一个小标题。

沙漠驼铃

高原归耕

延河夕照

石洞雨景

桃林小憩

北国晨号

沙漠驼铃

这幅画面表现的是什么时间、地点,有什么景物、人物?

猩猩峡外的沙漠

中午阳光正射的时候

单纯而强烈的反光

茫茫一片

驼马的枯骨

铃铛昂然高步的骆驼

领队驼长方形猩红大旗

思考讨论

描写了沙漠自然风光写出了它的苍茫单调寂静等的特点,反衬驼队(人的活动)的出现给沙漠带来了生气。并发表议论——自然界伟大,人类更伟大。(作者的基本观点,也是全文的中心所在)。

沙漠的自然风光有何特点?

“自然是伟大的”指大自然的美,即沙漠的纯然一色,苍茫寂静。

“人类更伟大”指人类活动的美,即昂然高步的骆驼、整齐排列的方阵、猩红方形的大旗,给沙漠带来了庄严妩媚的美。

作者通过赞美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活动,歌颂人类的伟大,定下全文的基调。

解释“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的含义。

高原归耕

这幅画面表现的是什么时间、地点,有什么景物、人物?

三五月明之夜

蓝天、白云、黑的山、月光、梯田和庄稼

粗朴的短歌

愉快的旋律

晚归的种地人

思考讨论

反映出黄土高原(解放区)人民的辛勤劳作和他们的淳朴、愉快心情。

人们表现出怎样的精神状态?

表达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创造和谐生活的向往之情。

文章突出这些特点的目的是什么?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延河夕照

这幅画面表现的是什么时间、地点,有什么景物、人物?

夕阳、干坼的黄土、汤汤的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屠宰时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2日上传了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