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堂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pptx

学校食堂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pptx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校食堂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

汇报人:

2024-01-01

目录

CONTENTS

食品添加剂概述

食堂食品添加剂使用现状

食品添加剂采购与储存管理

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应对

责任追究与奖惩机制

食品添加剂概述

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提高食品感官性状、保持和提高食品营养价值、增加食品品种和方便性、延长食品保存期等。

食品添加剂作用

食品添加剂定义

防腐剂、抗氧化剂、发色剂、漂白剂、酸味剂、凝固剂、疏松剂、增稠剂、消泡剂、甜味剂、着色剂、乳化剂、品质改良剂、抗结剂、增味剂、酶制剂、被膜剂、发泡剂、保鲜剂、香料等。

常见种类

不同种类的食品添加剂有不同的使用范围,如防腐剂主要用于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保存期;抗氧化剂则主要用于防止油脂酸败等。

使用范围

国家法规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且必须在规定范围内使用。

国家标准

0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及最大使用量或残留量。

学校规定

03

学校食堂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规和标准,建立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

食堂食品添加剂使用现状

通过调查发现,学校食堂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主要包括防腐剂、增稠剂、色素等,用量在不同食品中有所差异。

添加剂种类和用量

食品添加剂在食堂的使用频率较高,涉及多种食品,如糕点、面食、调味品等。

使用频率和范围

部分食堂存在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况,如将不允许用于特定食品的添加剂用于该类食品。

超范围使用

用量控制不当

标识不清

一些食堂在食品添加剂的用量控制上不够严格,存在过量使用的情况。

部分食品添加剂的标签标识不够清晰,容易导致使用错误或混淆。

03

02

01

01

02

04

03

食品添加剂采购与储存管理

选择具有合法资质的供应商,确保其提供的食品添加剂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供应商资质

评估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包括产品的纯度、稳定性等,确保采购的食品添加剂质量可靠。

产品质量

考察供应商的服务能力,包括供货周期、售后服务等,确保采购过程中的顺利和及时。

服务能力

食堂应设立专门的食品添加剂储存室或储存柜,保持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防止食品添加剂受潮、变质。

储存设施

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食品添加剂应分开存放,避免混淆和交叉污染。

分类存放

食品添加剂的包装或容器上应标明名称、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方便识别和使用。

标识清晰

定期对食品添加剂进行检查,发现过期、变质或不合格的产品应及时处理,确保食品安全。

定期检查

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确保食品安全无害。

安全性原则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限于实现食品加工工艺和保持食品品质所需的最小量。

必要性原则

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限量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超过允许的最大使用量。

限量使用原则

食堂工作人员应接受食品添加剂使用相关培训,了解食品添加剂的性质、作用和使用方法。

培训内容包括食品添加剂的识别、正确使用方法、安全注意事项等,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的采购、验收、储存和使用等环节应有明确的操作规程,确保使用过程规范可控。

学校应定期对食堂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使用符合规定要求。

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食堂应建立食品添加剂使用记录制度,详细记录食品添加剂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使用日期等信息。

监督检查记录和食品添加剂使用记录应妥善保存,以备查验。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应对

风险评估

在危害识别的基础上,对潜在危害发生的概率和后果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以确定风险等级。

危害分析

通过对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细致分析,识别出可能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的潜在危害。

风险交流

相关部门之间及时沟通,共享风险评估结果,确保风险信息的准确传递。

应急预案制定

针对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预案,明确应急组织、通讯联络、现场处置等方面要求。

通过对食品安全检测、消费者反馈等途径发现的问题产品进行识别。

问题产品识别

根据问题产品的性质和影响范围,制定详细的召回计划,包括召回范围、召回方式、召回时间等。

召回计划制定

按照召回计划实施召回,同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确保召回工作的顺利进行。

召回实施与监督

对召回的问题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防止问题产品再次流入市场。

问题产品处理

责任追究与奖惩机制

1

2

3

负责制定食品添

文档评论(0)

159****25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