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优质课公开课学案7.16.2登泰山记学案.pdf

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优质课公开课学案7.16.2登泰山记学案.pdf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登泰山记

【学习目标】

1.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2.体会本文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

3.体味作者隐藏在景物背后的情怀。

【学习重难点】

1.了解游记的文体特点,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

言知识点。

2.学习本文烘托手法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品味本文简练的语

言特色。

【学习过程】

(一)文学常识

一、作者档案

【作品】著有《惜抱轩文集》16

【简历】卷、《文后集》12卷、《惜抱轩诗

1010

17321815集》卷、《笔记》卷、《尺

姚鼐(nài)(~),字姬传,一字

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牍》10卷、《九经说》19卷、《三

抱先生、姚惜抱,安庆府桐城(今安徽桐城市)传补注》3卷、《五七言今体诗钞》

人。18卷,辑成《古文辞类纂》75

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乾隆二卷

1763

十八年()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评价】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

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派三

官。乾隆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祖”。姚鼐文宗方苞,师承刘大

1774

充纂修官,乾隆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櫆,主张“有所法而后能,有所

旋归里,以授徒为生,先后主讲扬州梅花书院、变而后大”,在方苞重义理、刘

安庆敬敷书院、歙县紫阳书院、南京钟山书院,大櫆长于辞章的基础上,提出

培养了一大批学人弟子。“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

偏废,发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

118/

论。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

二、背景链接

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四十二岁,以养亲为名,告归故里,途经泰安,

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颍)同上泰山,登日观峰之后,写下了这篇游记。

三、相关知识

1.桐城派是清代散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创始人是康熙年间的方苞,刘

大櫆、姚鼐继承并发展了他的理论,三人并称为“桐城三祖”。他们对散文创作

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鲜明的主张。方苞注重文章的“义法”,“义”即“言有物”,

“法”即“言有序”,主张古文“清正雅洁”。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他强

调“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就是要以“辞章”为手段,以“考据”

为凭借,来阐发儒家的“义理”。

桐城派的文章内容多是宣传儒家思想,语言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

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桐城人,故人称桐城派。

2.记,文体名,即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一类的文章,是古文中运用最

广泛的一种文体。

四、文化常识

1.泰山在山东省中部,古称东岳,别称岱岳、岱宗,与南岳衡山(在湖南)、

西岳华山(在陕西)、北岳恒山(在山西)、中岳嵩山(在河南)并称五岳,而泰

山居东,突兀挺拔,雄伟壮丽,被尊为“五岳独长”“五岳独尊”。

泰山自然景观雄伟绝奇,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渲染和人文景观的烘托,

被誉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缩影。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自然

与文化遗产。

泰山风景以壮丽著称。累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岚

光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成为我国山水名胜的集大

成者。

2.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初中高中试题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初高中试题资料大全,欢迎下载使用!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