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VIP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一、选择题

1.李剑农在《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写道:“因为太平军所占领的,只有各都会城镇;纵使有些乡区地方,也在他们的政令管辖之下,但当军事扰攘之时,人民心理对太平军尚怀反感;这种制度,实无施行的可能。”这段材料()

A.体现了农民阶级反封建的愿望

B.反映该制度无法施行的客观因素

C.表明该制度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揭示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源

2.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3.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和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外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4.1863年,有官员上奏清廷:“闻日本近遣幼童分往俄美两国,学习制造船炮、铅药及一切军器之法,期以十年而回……学习制造船炮等法,我国家亦宜行之。”据此可知,该官员()

A.主张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

B.认为西方长技值得学习

C.敦促清政府学习日本政体

D.意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

5.(2023·天津部分区)洋务新政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有人说它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花”和“柳”分别是指()

A.军事技术和新的思想文化

B.资本主义和新的工业企业

C.国家富强和新的经济因素

D.经济体制和新的政治制度

6.1843年,英国取得了一项特权——中国将来给予其他国家任何权利,英国人可以“一体均沾”。按此规定,英国可从《马关条约》中分享的权利是()

A.割地 B.赔款

C.办工厂 D.赎辽费

7.北京一次会试期间,台湾举人汪春源上书朝廷沉痛指出:“弃此数千百万生灵于仇雠之手,则天下人心必将瓦解,此后谁肯为皇上出力乎!”此上书的历史背景是()

A.《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

B.《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C.《胶澳租界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8.(2023·海南省高考模拟卷·7)1896年《中英滇缅续约》第五款,“孟连、江洪不得割让与他国”。一年后《中法续议界务专条》,清政府又将江洪一部割让与法国,于是英国来相诘责。这表明()

A.英法意在维护中国领土主权

B.英国视江洪为其势力范围

C.英法在江洪进行激烈的争夺

D.法国无意在江洪攫取权益

9.(2023·北京东城)某同学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时列了一个大事年表,请你给这个表选个恰当的标题()

eq\x(\a\al(1851年金田起义,1853年太平军北伐,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追求财富平均,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讧,1864年在湘军、淮军和洋人的联合进攻下失败))

A.农民阶级的抗争和局限

B.农民阶级发展资本主义

C.农民阶级的英勇与智慧

D.农民阶级抵制外来侵略

10.(2023·潍坊)1861年,曾国藩在给咸丰帝的奏折中提出,“购买外洋器物”让人学习仿造,一两年后,就可以“剿发逆,勤远略。”这表明曾国藩()

A.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

B.提出了切实的国家发展战略

C.未能认识到中外的实质差距

D.代表着时代前进的主要方向

二、综合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1851~1875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

材料二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是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咸同年间清廷多“病”缠身的原因。

(2)辜鸿铭为什么称“湘乡曾姓者”为“时髦”的郎中?

(3)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伤感”的主要原因。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左宗棠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1860年,太平军连克苏州、杭州等地,清廷特旨任为四品京卿,招募“楚军”五千人,率以援浙。出任陕甘总督兼钦差大臣后,督办陕甘军务,镇压西捻军和西北回民起义,并在兰州创办制造局,稳定了清朝北部疆土。19世纪六七十年代清廷内部出现海防、塞防之争。左宗棠主张“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他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