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伤口的止血包扎案例.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8页

开放性伤口的止血包扎案例

篇一:开放性伤口的止血包扎开放性伤口的止血包扎

【止血方法】

动脉出血呈鲜红色,速度快,呈间歇性、喷射状;静脉出血为暗红色,为速度慢的涌出;毛细血管出血为渗血。常用的止血方法有指压法、加压包扎法、填塞

法、屈肢法、钳夹法和止血带法等。

(一)指压法

用手指压迫动脉经过骨骼表面的部位,进行止血。头部大出血,可压迫一侧颈总动脉、颞动脉或颌动脉;上臂出血可根据损伤部位压迫腋动脉或肱动脉;下肢出血可压迫股动脉等。

颜面和颈部出血颈部出血时在胸锁乳突肌的内侧将颈总动脉朝向第6颈椎横突压迫。颜面出血,在下颌角前1.5cm处压迫面动脉。头皮的前半部出血在耳前对着下颌关节压迫颞浅动脉,后半部出血在耳后乳突与枕骨后粗隆间压迫枕动脉。

上肢出血依出血部位的不同,可在锁骨上凹、胸锁乳突肌外缘向第一肋压迫锁骨下动脉,或在上臂中上段肱二头肌内侧沟处,将肱动脉压在肱骨干上,可止住同侧的手部、前臂、上臂中下段的动脉出血。

下肢出血依出血部位,分别在腹股沟韧带中点、腘窝及踝关节前后方压迫股动脉、腘动脉及颈前后动脉。

指压法止血是应急措施,因四肢动脉有侧支循环,所以其效果有限、难以持久.因此,应根据情况适时改用其他止血方法。

(二)加压包扎法

该方法是最常用的止血方法,适用于一般小动脉和静脉的出血.先将灭菌纱布或敷料填塞于伤口,或置于伤口上,之后外加纱布垫压,再以绷带加压包扎。包扎的压力要均匀,范围要大。伤肢包扎后应抬高。

(三)填塞法

适用于肌肉骨端等渗血。先将1-2层大的无菌纱布铺盖伤口,以纱布条或绷带充填其中,再加压包扎。此法止血不够彻底,且可能增加感染机会。另外,在清创去除填塞物时,凝血块同填塞物可能同时被取出,出现较大出血。

(四)屈肢法

利用关节的极度屈曲,压迫血管达到止血,如前臂或小腿出血则在肘窝或腘窝放一棉垫,再使关节极度屈曲,然后将小腿与大腿或前臂与上臂用“8”宇

绷带将其捆拢。

(五)钳夹法

用止血钳直接钳夹出血点止血吸最有效、最彻底、损伤最小。盲目钳夹有可能损伤并行的血管、神经或其他重要组织,转运搬动时有可能松脱或撕脱大血管。因此,此法必须直视下准确进行,同时做好有效固定。

(六)止血带法

一般适用于四肢伤大出血,且加压包扎无法止血的情况。使用止血带时,接触面积应较大,以免造成神经损伤。止血带的位置应靠近伤口的最近端。止血带中以局部充气止血带最好,其不良反应小。在紧急情况下,也可使用橡皮管、三角巾或绷带等代替,禁用细绳索或电线等充当止血带。

止血带使用方法:

止血带必须上在患肢伤口的近心端。肘关节以下的伤口,应将止血带上在上臂;膝以下的伤口应上在大腿。

在选定上止血带的部位先包一层布或单衣,以保护皮肤和神经不致勒伤。然后将气囊止血带缚在上臂或大腿之上,用血压计连接止血带的橡皮管。利用血压计的橡皮球把气囊充气到伤口不再出血,或升压到患者的收缩压以上,并用止血钳夹住止血带的橡皮管。若使用橡皮管作止血带,更需包一层布再上止血带。手持橡皮管中部的两端边拉边将橡皮管围绕肢体2周,然后用止血钳在管子的交接处夹住。如伤口未停止出血,说明止血带太松,必须重做。

三角巾代替止血带先用一块布折成小垫,放在上臂肱动脉的表面,用一条三角巾折成条带状,将条带的中点放在小垫上。然后交叉拉紧条带,围绕肢体2周,继续拉紧打结。

使用止血带注意:

①上止血带前抬高患肢2-3min,增加静脉向心回流。

②上止血带的部位不应距离出血点太远,以免更多组织缺血。

③不应缚扎过紧,以止住血为度。

④每隔lh放松l-2min,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4h。⑤上止血带的伤员须有显著标志,并注明启用时间;⑥松止血带之前,应先输液或输血,补充血容量,打开伤口,准备好止血用器材,然后再松止血带;⑦因止血带使用时间过长、远端肢体已发生坏死者,应在原止血带的近端加上新止血带,然后再行截肢手术。

【包扎方法】

(一) 绷带包扎法

包扎的目的是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压迫止血、固定骨折、关节和敷料并止痛。最常用的材料是绷带、三角巾和四头带。无上述物品时,可就地取材用干净毛巾、包袱布、手绢、衣服等替代。在进行伤口包扎时,动作要轻巧,松紧要适宜、牢靠,既要保证敷料固定,又不影响肢体血液循环。包扎敷料应超出伤口边缘5-10cm遇有外露污染的骨折端或腹内脏器,不可轻易还纳。

包扎方法有环形包扎、螺旋反折包扎、8字形包扎和帽式包扎等。包扎要掌握“三点一走行”,即绷带的起点、止点、着力点(多在伤处)和走行顺序,以达到既牢固又不能太紧的目的。先在创口覆盖无菌纱布,然后从伤口低处向上,左右缠绕。包扎伤臂或伤腿时,要尽量设法暴露手指尖或足趾尖,观察血液循环。绷带用于胸、腹、臀、会阴等部位容易滑脱,所以绷带包扎一般用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