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3赤壁旧城区控规.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案例3、赤壁市旧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一、现状概况

1.1历史文化

本县为古沙羡县属地,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吴王孙权设置蒲圻县。因县址初建于蒲圻湖〔今西梁湖〕畔而得名。“蒲”即蒲草,“圻”为岸边,意即设在蒲草湖边。

现存清嘉庆三年〔1798年〕所筑青石垒筑的石城:蒲圻古城,为湖北仅存的石筑城址。城高7米,厚5.3米,周长3500米,建有六门、东曰聚奎〔习称东门〕、南曰迎熏〔习称南门〕、西曰宝成〔习称西门〕、北曰拱极〔习称北门〕、西南曰丰乐、西北曰通汇〔习称水西门〕。

陆水河环绕南、东、北、西4门流过,成为天然护城河。蒲圻石城是鄂南唯一幸存的一座石城,1968年撤除了“宝城”、“丰乐”二门,今存“聚奎”、“迎薰”、“通汇”、“拱极”4门和大局部城墙。

图1-1-1赤壁古地图

〔1〕历代建置沿革

蒲圻县先后经历了8次迁徙。

1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始建蒲圻县时,县治在竞江口,即今西梁湖畔衙门咀遗址。

2西晋太康元年——建兴四年〔280——316〕县治在白面洲〔又名蒲圻洲,在今嘉鱼县境内〕。

3东晋建武元年〔317〕,县治迁回竞江口。

4隋开皇十二年〔592〕,竞江口洪水泛滥,县治迁至鲍口〔即现在县城〕。

5唐武德四年〔621〕,在陆溪川中〔今嘉鱼县陆溪口附近〕为县。

6唐贞观七年〔633〕,县治又迁回鲍口。〔至此一直为蒲圻县衙门和政府机关驻地〕

7民国27——34年〔1938-1945〕,抗日战争时期,蒲圻沦陷,县府暂驻仙人洞,后迁丫髻山〔今荆泉谭头山〕,光复后,迁回县城。

81958-1959年蒲圻、咸宁第一次合县为蒲圻县,县治在咸宁城关镇;1960-1961年,蒲圻、咸宁第二次合县为咸宁县,县治在蒲圻城城关镇。

图1-1-2古城迁徙示意图

〔1〕区域整体开展对旧城改造提出新的要求

湖北省对周边县市的政策扶持,反映了对各地开展的期望,武汉都市圈层的边缘化,造成对区域经济开展的强烈诉求。

〔2〕城市之间的竞争对旧城改造产生压力

区域经济的整体开展必然导致城市之间的相互竞争,如何提升现有城市资源效劳于城市的战略开展对旧城改造产生了压力。咸宁地区的旧城改造成果为赤壁旧城改造提供了示范,加强文化的表示性能够起到间接凝聚城市资源和人口的作用。

〔3〕城市特色决定旧城改造成为城市开展的战略要点

历史文化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旧城改造的长期历史价值远远大于短期的经济价值。

〔3〕交通区位条件变化对旧城改造构成新的刺激

交通条件为旧城改造提供了新的机遇,能够借助高铁之风改善人们对赤壁的认识。交通条件的改善也能够为改造的优秀成果提供更为快捷的宣传途径,增加城市的知名度。

〔1〕旧城改造能够提升城市经济的整体开展

为商业、零售业、旅游业提供开展空间,刺激相对落后的城市第三产业,可以加强旧城和新城产业、居住空间的联系,激活旧城经济开展活力,将土地重新梳理,实现土地价值的最大化。

〔2〕旧城改造能够促进城市环境的整体优化

通过生态治理、居住空间优化、景观环境改进形成优美、健康的居住环境,通过梳理城市空间结构、增加就业解决城市治安问题,优化社会生活环境,通过居住空间的再整理,疏解老城的居住压力。

〔3〕旧城改造能够实现城市文化的整体梳理

通过系统规划、改造和管理最大限度的保存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文化的长期价值,通过开发现有文化的潜在价值创造效劳于新时代的文化产品,实现文化的可持续。

〔4〕旧城改造能够促进城市形象的整体塑造

通过系统改造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名片,凸显特色文化,加强城市的标识感和归宿感。

2.1指导思想

疏解古城要素:疏解古城内集中过度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效劳设施到新城,缓解古城交通和人口压力,合理调整古城区的职能,控制人口容量。

重塑古城风貌:改善和重塑古城历史风貌,保护历史街区及历史建筑,古城格局、空间关系,打造三国赤壁古城旅游品牌。

改善居住条件:在古城外围,投入市政设施建设,适当开发更新棚户区及破旧居住社区,改善居民生活居住条件。

2.2根本原那么

保障多元化业态健康开展,防止“大拆大建”:大拆大建既不经济,也不利于保护古城风貌,破坏了原有古城所延续下来的空间格局和生活方式,古城风貌难以为继。以适合的方式鼓励扶持当地多元化商业,保证其健康开展,促使形成原生态古城商业文化气氛。

根底设施更新优先,改善提升环境品质:政府优先根底设施的建设,对现有根底设施进行扩容,以满足城市更新后的人口容量,城市更新时突出绿地及公共空间建设要求,提升老城区空间品质,改善生活环境。

强调片区旅游产业特征,突出空间布置导向:规划中强调赤壁古城独有的地方特色增强旅游产业识别性,防止建成千篇一律,放之四海皆可,毫无特色的旅游景点,城市空间内突出旅游视觉引导,帮助游客进行方向定位、空间特征识别,各类公共设施指引,提

文档评论(0)

147****426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认真 负责 是我的态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