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十 植物生长与温度环境.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模块十植物生长与温度环境一、土壤空气一、土壤空气来源:来源于大气,与土壤水分密切相关。土壤空气的成分与大气相似,但存在差异:1土壤空气中CO2含量高于大气2土壤空气中O2的含量低于大气3土壤空气中的水汽含量高于大气4土壤空气中有时含有少量的还原气体一、土壤空气1.土壤空气的组成及肥力特点土壤空气与作物生长:种子萌发:土壤空气[O2]≥10%。[O2]<5%,不能萌芽,烂种。根系生长:土壤空气[O2]=16~20%,[CO2]=0.5~3.0%。[O2]<10%根系发育受阻。养分转化:通气良好,微生物活动旺盛,有机物氧化分解,植物有效利用,生长迅速。通气不良,反硝化和反硫化细菌活跃,产生游离氮,植物营养供应不足,生长缓慢。一、土壤空气2.土壤空气状况的调节土壤空气状况调节(理想指标):总孔隙度52~55%,通气孔隙度15~20%,毛管孔隙:非毛管孔隙=1:2~4。土壤空气状况调节措施:改善土壤质地结构,深耕增施有机肥。二、土壤热量状况1.土壤热量来源太阳辐射:1.946cal/分/cm285~200kcal/年/cm2西部>东部高原>平原微生物活动:蔬菜栽培,育秧地热:温泉地区需考虑二、土壤热量状况2.土壤的热特性①土壤热容量: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的土壤温度增加1℃所需要的热量卡数。意义:热容量大,不易升温,温差小(粘土)热容量小,容易升温,温差大(砂土)②土壤导热性:土壤传导热量的性质。意义:判断土壤受热后土温增加的难易程度和土温平稳的程度。二、土壤热量状况3.土壤温度状况土壤温度变化:日变化,年变化。影响土温变化的因素:环境因素---纬度(愈高愈低)高度(愈高愈低)坡向(南高北低)大气(愈干愈高)覆盖(提高地温)土壤因素---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孔隙。二、土壤热量状况4.土壤温度的调节最适温度:20~30℃。排水散墒----提高土温灌溉增湿----平稳土温向阳垄作----提高土温温室建造----提高土温地面覆盖----提高土温风障栽植----平稳土温三、空气温度1.平均温度日平均气温----连续24小时等时距的24次观测值的算术平均数。月平均气温----全月每日平均气温的算术平均值。年平均气温----全年各月或各日平均气温的算术平均值。三、空气温度2.极端温度最高温度----指定时段内所达到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指定时段内所达到的最低温度。极端温度----指定时段内所达到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总称。温度振幅----指定时段内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或最高最低平均温度之差。四、植物生长对温度的要求--积温生物学零度----植物开始发育的下限温度。活动积温----某一时期高于生物学零度的日平均温度的总和。有效积温----某一时期高于生物学零度的日平均温度与生物学零度之差的总和。累赘温度----不再使植物发育速度加快的日平均温度。五、温度条件与农业生产植物基本温度指标:最低致死温度生物学最低温度生物学最适温度生物学最高温度最高致死温度温度三基点:生物学最低温度生物学最适温度生物学最高温度最低致死温度:引起植物死亡的生命活动最低温度。最高致死温度:引起植物死亡的生命活动最高温度。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