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3古诗文阅读专题6古代诗歌阅读分点突破1鉴赏诗歌的形象提能训练.docVIP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3古诗文阅读专题6古代诗歌阅读分点突破1鉴赏诗歌的形象提能训练.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下是您请求的摘要标题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3古诗文阅读专题6古代诗歌阅读分点突破1鉴赏诗歌的形象提能训练内容专题6古代诗歌阅读分点突破1鉴赏诗歌的形象提能训练摘要主要内容涵盖古诗文阅读和形象提能训练两个部分古诗文阅读主要是针对当前高中阶段学生进行的一系列学习任务,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形象提能训练则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例训练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这一主题涵盖了古典诗词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以及读者欣赏特点等方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整体语文水

专题6古代诗歌阅读分点突破1鉴赏诗歌的形象

一、专项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题。

渭上秋夕闲望①

潘阆

秋色满秦川,登临渭水边。

残阳初过雨,何树不鸣蝉。

极浦涵新月,孤帆没远烟。

渔人空老尽,谁似太公②贤。

【注】①此诗作于潘阆早年落拓江湖之时。②太公:即吕尚,相传他垂钓于渭滨溪,周文王和他相遇,谈得极为投机,即拜为师。后吕尚帮助武王伐纣灭殷,建立周朝。

1.本诗颔联写了哪些意象?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6分)

答:_示例:诗歌颔联主要写了残阳、雨、鸣蝉三种意象。(2分)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残阳初过雨”属于视觉描写,“何树不鸣蝉”属于听觉描写:静谧的黄昏时分,一阵小雨刚过,天上挂着一轮西沉的残阳,四周响起了蝉的鸣叫声。诗人借助不同的景物,勾画出一幅静中有动、时空交融的清新幽美的秋日黄昏图。(4分)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2题。

庙庭①偃松诗

刘禹锡

庙庭有偃松,裴公②命畚土以壮其趾,使无欹,使不仆。予窃感嘉木之逢时而成咏。

势轧枝偏根已危,高情一见与扶持。

忽从憔悴有生意,却为离披无俗姿。

影入岩廊行乐处,韵含天籁宿斋时。

谢公③莫道东山去,待取阴成满凤池。

【注】①庙庭:指宰相官署庭院。②裴公:指宰相裴度,曾多次提携刘禹锡,此时屡遭排挤,欲归隐以避祸。③谢公:东晋宰相,曾隐居东山。

2.一般认为,“偃松”是诗人自况,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_示例:①偃松“枝偏根危”,与诗人仕途不顺的遭际相似,寄寓诗人对世事艰难的感慨;②偃松受“扶持”,与诗人受提携相似,借以表达对裴度的感戴之情;③偃松重焕生机,正可象征诗人不为逆境所困,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乐观精神。__

【解析】首先理解全诗,然后联系诗人的人生经历,分析其中的相似之处,找到二者间的联系。首联说偃松“势轧枝偏根已危”,表明偃松处境危险,指诗人自身仕途不顺,“高情一见与扶持”是指裴公“命畚土以壮其趾”,为偃松增添土壤,改善它的处境,联系注释内容,可知此处其实是指自己曾受到裴公的提携;颔联中“忽从憔悴有生意”是说偃松在裴公的扶持下,又露出了生机,就好比自己受到裴公提携,既表达了对裴公的感激之情,也表明自己即使处境不顺,但是依旧乐观向上,并且相信自己和裴公都能够“有生意”,而“却为离披无俗姿”表面是说偃松无媚俗姿态,其实这里是对裴公欲归隐避祸、不与世俗同流的赞美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3题。

点绛唇送李琴泉

吴大有

江上旗亭,送君还是逢君处。酒阑呼渡。云压沙鸥暮。

漠漠萧萧,香冻梨花雨。添愁绪。断肠柔橹。相逐寒潮去。

3.这首词运用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试作简要赏析。(6分)

答:_示例:这首词用“旗亭”“暮云”“沙鸥”“柔橹”“寒潮”“梨花雨”等意象描绘了一幅隽永的景致,营造出凄凉伤感的意境,写出词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惆怅和无限眷恋不舍之情。__

【解析】上阕起笔两句,写出离别的地点,词人抚今追昔,触景生情,以逢君的快乐衬托送君的伤感。后两句承接上文,“酒阑”与“旗亭”互相照应;“呼渡”“沙鸥”与“江上”照应。下阕前两句由梨花开放点明离别的时节,“萧萧”“香冻”点明风雨萧萧春意寒,描绘出一片凄凉之景。结尾两句描绘了一幅“暮雨江畔送行图”,呼应标题,照应上阕开头,意蕴深远。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4题。

九日①水阁

韩琦②

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酒味已醇新过熟,蟹螯先实不须霜。

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

【注】①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也就是传统的重阳节。这一天既有登高怀远的传统活动,也有以菊花配螃蟹的饮食习俗。②韩琦: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这首诗作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秋。诗人正在京中任右仆射,可谓官隆位显。

4.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6分)

答:_示例: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淡泊宁静、晚节弥坚、豪情满怀的诗人形象。①首联两句写诗人对住处的水阁、古榭虽倾颓破败也不介意,还高兴地在那里宴请嘉宾欢度重阳,表现了诗人生活俭朴、不尚奢华的品格。这是从外在的表现来写的。②颔联两句借赞颂重阳时节,菊花虽晚开而尤为芬芳,以“黄花晚节香”喻晚节可贵,要注重晚节。这是从内在的精神实质来写的。③尾联两句写此时作者年事已高,然而从心底里并不服老,自己酒量虽衰,诗情却不减当年的豪情逸兴。(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__

二、综合练习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5~6题。

书河上亭壁①

寇准

其二

蝉鸣日正树阴浓,避暑行吟独杖筇。

却爱野云无定处,水边容易耸奇峰。

其四

暮天寥落冻云垂,一望危亭欲下迟。

临水数村谁画得,浅山寒雪未销时。

【注】①《书河上亭壁》为四首诗构成的组诗。是作者于宋真宗咸平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裁判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汇集:高考、中考及小学各类真题、试题、教案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001312000005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