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隔离心理疏导方案.pdf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居家隔离心理疏导方案

居家隔离心理疏导方案范文(精选11篇)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

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

计划。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方案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居家隔

离心理疏导方案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居家隔离心理疏导方案篇1

居家隔离期间,因为生活、工作方式发生了改变,可能会出现较

为焦虑、急躁的情绪,是非常正常的。

关注自己的情绪,及时做好心理疏导,保持心理的健康舒适至关

重要。

一、保持健康、充实的生活方式

1.进行身体锻炼:每天安排一段固定的时间进行身体锻炼,可以

做一遍八段锦,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生活条件选择运动方式,既

锻炼身体,又愉悦心灵。

2.注意规律作息:可以为自己制定计划表,安排好每天要做的事

情,保证充足的睡眠与健康的饮食;

3.培养新的兴趣:可以罗列出自己平时想做却没有时间或精力做

的事情,可以看书、练字、听音乐,也可以学习一项自己感兴趣的新

技能,享受这个过程,充实自己的生活。

二、保持积极的沟通

1.在家中可以多与家人们沟通交流,互相了解彼此的感受与需求,

获得更多的理解与支持;也可以共同做家务,整理归纳家中物品,增

进家人之间的感情;

2.与朋友们保持联络,多聊正向的、有趣的主题,如果没有线下

条件的可以通过电话、视频聊天等方式保持联络。

三、科学看待疫情防控

通过官方渠道或咨询社区工作人员,了解最新的防疫信息、相关

的科学知识及疫情防控措施,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

作。

居家隔离心理疏导方案篇2

1、恰当对待疫情信息

要对疫情做到“心中有数”,认真了解官方媒体关于新冠病毒的

报道,不轻信某种传言。也要认真了解相关的科学报道,化恐慌为认

真、科学、适度的个人防护。

2、重新做个生活计划

把精力着眼在我们可以控制的事情上。比如,打扫屋子,保持房

间整洁;或学会一道新菜;或是和多年未见的朋友视频聊天。

可以把自己的时间列个表来完成一些很久以前想做却没有做的事

情。比如,读一本书,做未来半年的工作计划等等。

3、主动建立沟通联系

闭门不出时,可能会感到孤独。一方面,可以通过电话、网络多

与家人、朋友交流,相互鼓励、沟通感情,加强心理上的相互支持;

另一方面,也可以和有相似情况的同仁联系。

如自身为确诊患者、密切接触者等,在治疗或者隔离观察的过程

中,也可以互相倾听,建立新的连接,构建心理抗疫同盟。

4、允许存在负面情绪

当我们在面对外界环境变化时,产生负面情绪是非常正常的。

我们首先要允许自己接纳这些负面情绪,进行心理上的自我引导

和积极暗示,比如“孩子在家上网课有担心,但是增加了陪孩子的时

间;我不能去单位上班只能居家办公,但减少了上班来回的通勤时间,

可以节约下来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也可以通过听音乐、做运动等

方式来缓解焦躁不安的情绪。

5、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虽然活动范围受到限制,我们仍要积极地看待生活,尽可能维持

原有的规律作息,按照原先的节奏生活,按时起床,在家里学习、办

公,按时吃饭,按时休息,让自己回到正常的生活轨迹。

还要建立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注意良好的饮食,保证睡眠,

不要试图通过使用烟酒来缓解紧张情绪。

6、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如果以上的自我调节技巧不能帮助缓解你的负面情绪,可以拨打

四川省心理援助热线xx,我们24小时为您服务,倾听您的故事。

居家隔离心理疏导方案篇3

居家隔离,改变了日常的生活、工作和交往方式,人们的内心会

产生孤独隔离感和应激反应,警觉水平很高,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目

的是提高适应性和应对能力。但是如果反应过度或不恰当,就会给身

心带来不利影响。胡蕾说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一下自

己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情绪上是否有恐惧紧张、焦虑不安、抑郁悲

伤等。身体上是否有失眠、头痛头晕、胃肠不适、心慌胸闷、肌肉紧

张等表现。认知上是否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

判断和理解能力下降等。行为上是否有过激行为、怕脏等盲目消毒、

不健康行为增多(吸烟、喝酒)等。”

如果目前出现的上述表现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通过自我调节

可以改

文档评论(0)

199****27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