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精确定量基本苗课件讲解.pptx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精确定量基本苗课件讲解.ppt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主要内容1.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简介2.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基本原理3.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环节(1)精确定量基本苗(2)精确施肥(3)精准灌溉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三、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环节(一)精确定量基本苗1.问题的提出:水稻的生长过程是从种到收,一般水稻种植分为两个阶段:秧田阶段和本田阶段。如何借助叶龄模式和水稻生长发育的对应关系进行精准调控,达到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目的?只有制定了合理的调控目标,掌握调控措施、水稻生长发育和水稻叶龄的对应关系,才有希望把目标变成现实。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三、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环节(一)精确定量基本苗2.目标的制定和准备工作(1)确定目标产量:根据品种、当地土壤气候条件、产量记录等,把当地的高产记录或产量记录增加10%-20%作为公关的目标产量。超高产水稻的产量构成及特征:较长生育期(不少于155d),适宜的株高(110-125cm),穗数300-400m2,穗粒数200左右,结实率90%以上,粒重29-31mg左右。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三、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环节(一)精确定量基本苗2.目标的制定和准备工作(2)定量施肥:高产田对氮磷钾的需求比例为:1:0.45:1.2,不同品种百千克稻谷需氮量:籼稻1.7±0.2kg,粳稻1.9±0.2kg。施肥量=总需肥量-土壤供肥量。土壤供肥量可以通过测土得到,或通过当地不施肥的产量得到。基肥施用:磷肥全做基肥;钾肥占总量的50%;氮肥施用:大中苗(6叶龄或7叶龄秧苗)施用30%-35%,小苗(3叶1心或4叶1心秧苗)施用10%-12%。(3)深翻:施基肥后进行深翻,要求是土壤无烂、田面平整。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三、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环节(一)精确定量基本苗3.利用水稻叶龄指导精确确定本田基本苗(1)精确定量基本苗计算公式:合理基本苗数量(X)=适宜有效穗数(Y)/每株苗成穗数(ES)。Y为调查的计划栽培品种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株苗成穗数ES值确定方法:品种主茎叶片数,伸长节间数量,秧苗叶龄,秧苗所带分蘖大小,秧苗所带分蘖数量等。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三、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环节(一)精确定量基本苗3.利用水稻叶龄指导精确确定本田基本苗(2)ES的确定:常规湿润秧本田期有效分蘖叶位E=N-n-SN-3,单株分蘖成穗数ES=(1+t3+0.8t2)(1+0.8A)+0.3t1;穴盘小苗移栽本田期有效分蘖叶位E=N-n-SN-2,单株分蘖成穗数ES=(1+t3)(1+0.8A3)+t2(1+0.8A2)+0.5t1。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三、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环节(一)精确定量基本苗3.利用水稻叶龄指导精确确定本田基本苗(2)ES的确定:其中,SN代表移栽秧苗叶龄;t1、t2、t3分别代表秧苗带1叶、2叶和3叶分蘖数,可通过调查得到;A、A2、A3分别代表有效分蘖理论分蘖数、2叶分蘖本田期有效分蘖叶位理论分蘖数、3叶以上分蘖及主茎本田期有效分蘖叶位理论分蘖数,可根据上式及叶龄与分蘖的关系计算。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三、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环节(一)精确定量基本苗3.利用水稻叶龄指导精确确定本田基本苗(3)移栽:A秧苗要求:达到群体茎蘖滞增长期,秧田LAI为4,为移栽的适宜时期。B本田土壤条件:将整好的移栽田沉淀1夜以上,当田面清水层达到2-3cm时,进行移栽。C行距和穴距确定:根据品种和基本苗数量及其他因素而定。D移栽标准:插秧时,分蘖节距离地面2cm,直立。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三、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环节(一)精确定量基本苗3.利用水稻叶龄指导精确确定本田基本苗(4)叶龄标记:A植株选择:秧苗移栽完后,选苗质好、叶片健全、有代表性的植株。B选择方法:从田埂边向内数3行,穴距均匀,穴株数相近的10穴,每穴选一株,共10株。C做标记:在每株的主茎叶片上做好标记。标记一般从第3叶开始,要在单数叶上做标记。一般每5天跟踪标记一次,直到植株抽穗完毕。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谢谢/THANKS

文档评论(0)

方世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105013000012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