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设置,有助于材的多样化,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

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是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它

要求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鼓励社区人士、学生家长和其他人员共同参与,消

除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学生与家长、知识与实践之间的隔阂或对立,打通它们之间

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丰富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培养他们自主、自

立、自信的精神。

我们经过充分思考和讨论,确立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实践课程为我校的校本课程。

社区育是我校的一大办学特色,自上个世纪90年初被市委宣部命名为“社区育

试点学校”以来,已坚持不懈地开展了十二年的实践与课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理

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得到了专家的热情指导,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校、家庭、社区三

结合实践课程有着广阔的研究天地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能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凸显

学校特色。它的确立与实施是十分必要的。

一、基本理念

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实践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变封闭式育为开放式育,把

学校“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形成育网络,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

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课程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强调从学生已

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深切验,从生活和所处的周围社会中获得书本以

外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提高和发展。

1.生活理念。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实践课程以活动形态开展,在生活中学,在生

活中,在和学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验理念。验是一个重要的育理念,目前已被育界广泛认同。在社会实践中,

学生主动参与,亲身验,使知、情、意、行同步发展,培养学生完善的品质、高尚的情

操、坚定的意志。

3.资源整合理念。开放搞活、盘活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关键。家庭和社区中有着丰富的

育资源,如人物资源――社区内的优秀人物(离退休干部、自强不息的残疾人、各线的突

出人才等);习俗资源――社区的风土、人情;特别资源――社区内有特别意义的人、事、景、

物等。这些乡土知识和社区经验本质上是由当地人民创造和积累的。

4.学科整合理念。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实践课程是让学生把课本中学到的各门学

科的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进行整合,使知识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封闭走向开放,使育从

课堂走向生活,从学校走向社区,促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思维、情感、品质得到综合的

训练和提高。

二、设计思路

(一)关于学段

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开展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实践课程的实际需

要,将六年的学习时间具划分为三个学段:

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

(二)关于目标

1.根据《基础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结合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实践课程的

特点以及各学科知识学习的内在规律,《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实践课程标准(实验稿)》

(以下简称《标准》)明确了小学阶段的总目标,并对三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现了

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实践课程的整性和阶段性。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

相互渗透,融为一,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和谐发展,使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

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三)关于实践内容

在各个学段中,《标准》安排了“我自理、我服务”,“我换位、我上岗”,“我学习、

我拓展”三个实践领域。

“我自理、我服务”安排了:服务自我、服务同学、服务老人、服务社会……

“我学习、我拓展”安排了:走进历史、走近榜样、走近洋人、走向创新……

“我换位、我上岗”安排了: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换位,当交警、当农民、当

保洁员、当小先生、当小记者、当公德宣员……

为了现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实践课程的灵活性和选择性,《标准》仅规定了学生

在相应学段应该达到的基本水平,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愿望及其发展的可能性,实施因

材施。

文档评论(0)

176****70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