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8:课内诗歌鉴赏(重点篇目全覆盖)-2024中考语文重难考点通关训练与模拟测试(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专题18:课内诗歌鉴赏(重点篇目全覆盖)-2024中考语文重难考点通关训练与模拟测试(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18:课内诗歌鉴赏(重点篇目全覆盖)

(2023·陕西西安·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2.联系生活实际,你怎样看待电影《流浪地球》以《观沧海》作为片尾曲?

【答案】1.(1)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2)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2.(1)片尾曲加入了曹操的《观沧海》,用特有的中国元素来描绘曾经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从而更加深刻反衬出浩瀚无垠的星辰大海,漫漫千年的未知旅程以及为了生存带着地球流浪的壮烈情怀。

(2)使电影的情节,曹操的诗歌,人类的命运,地球的命运,在星河流转中不断变化,全部浑然一体,提高了艺术效果。

【解析】1.本题考查描绘画面的能力。

作答时,结合诗句内容与意象进行描绘。

示例:太阳和月亮,每天仿佛从宽广无垠的大海上冉冉升起,傍晚时分又缓缓落入大海的怀抱;星光灿烂的银河,斜贯在天空,它那远远的一端垂向海面,也仿佛发源于大海的胸怀里。诗人描绘了一幅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

2.本题考查诗歌主题理解能力。

回答本题需要结合《观沧海》的主题分析概括。这首四言绝句是诗人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流浪地球》以曹操的《观沧海》作为片尾曲,表达了电影中人类面对困境不放弃、团结合作、勇往直前的精神,也体现了中国电影的英雄主义情怀。同时,《观沧海》这首诗的意境和氛围,与电影的场景和情感也有相呼应之处,两者的结合可以更好地展现出人类在面对宇宙困境时的勇气和坚韧。

(2023·河南郑州·三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班级摄影小组请你做导演,把这首诗拍成微电影,请你带领大家完成以下任务。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你选择哪些景物取景拍摄,它们营造出怎样的氛围?

4.为了更好地传达诗人的情感,朗读这首诗时,“明月”二字应轻读还是重读?请结合相关诗句,谈谈理由。

【答案】3.杨花、杜鹃;漂泊不定的杨花、叫着“不知归去”的子规,是暮春时节的象征,作者借此营造萧索的氛围,融情于景,表达了飘零之感、离别之恨。4.示例一:“明月”应该重读。这里将明月人格化,重读“明月”,强调明月是知人意、达人情的使者,更能传达诗人对好友的同情与关切之情。

示例二:“明月”应该轻读。明月承载着诗人的愁心,远赴千里,逐渐走远。轻读“明月”二字,更能体现诗人无尽的思念之情绵延向无尽的远方。

【解析】3.本题考查景物描写。

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和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杨花、杜鹃是暮春时节的象征,所以写景兼点时令,渲染萧索凄凉哀愁的气氛。看着漂泊不定的杨花,耳中传来声声子规凄婉地啼叫声,一种凄凉的哀怨的不舍得情感油然而生。

4.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

“明月”的朗读方法,轻重各有韵味,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一:“明月”应该重读。“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意思是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这里将明月人格化,重读“明月”,强调把明月当作一个知心人,伴随朋友直到“夜郎西”,更能传达诗人对好友的同情与关切之情。

示例二:“明月”应该轻读。“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意思是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明月承载着诗人对友人的牵挂与不舍,伴着友人远赴千里,渐走渐远。轻读“明月”二字,更能作者对朋友的牵挂与思念悠远绵长,伴着友人直到远方。

(2023·河南平顶山·一模)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6.你的同桌默写时将“海日生残夜”的“生”字误写为“升”,请向他解释为什么这里用“生”字。

【答案】5.思乡之情6.“生”字拟人化,表现出红日仿佛从残夜中自然生成而来,更能表现出昼夜轮回、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而“升”字仅仅是“升起”,表现不出诗歌的悠远意境和深刻哲理。(意思对即可)

【解析】5.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ien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