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家鱼成鱼养殖(上).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任务七:成鱼养殖一、成鱼养殖技术考核指标任务七:成鱼养殖二、混养的生物学原理混养视频二、混养的生物学原理二、混养的生物学原理二、混养的生物学原理二、混养的生物学原理二、混养的生物学原理二、混养的生物学原理任务七:成鱼养殖三、放养模式设计任务七:成鱼养殖四、混养的基本模式四、混养的基本模式四、混养的基本模式四、混养的基本模式四、混养的基本模式四、混养的基本模式*精品资源共享课项目一鲢、鳙、草鱼、青鱼养殖技术任务七:成鱼养殖学习情境一大宗鱼类养殖技术复习巩固1龄鱼种质量鉴别方法1大规格鱼种培育技术要点2适合北方培育鱼种的方法3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成鱼养殖技术考核指标,掌握混养的生物学原理和基本模式,具备设计放养模式基本技能,能够独立进行家鱼的成鱼饲养。专业技能1、成鱼养殖技术考核指标2、混养的生物学原理3、放养模式设计4、混养的基本模式重点:混养的生物学原理难点:混养的基本模式重点难点成鱼养殖技术考核指标混养的生物学原理混养的基本模式主要内容放养模式设计1.经济效益2.单位水体产量3.优质鱼比例4.饵料系数5.上市规格6.均衡上市百分比7.鱼种自给率成鱼养殖技术考核指标混养的生物学原理混养的基本模式主要内容放养模式设计(一)混养的含义及其在我国养鱼业中的地位混养是指在一个池塘中同时饲养不同种类、不同年龄和不同规格的鱼。混养是我国养鱼业中一个突出的技术特点,是我国人民千百年来辛勤劳动的结晶,多种鱼类的混养,其鱼产量较单一种类的养殖往往提高一倍以上,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二)混养的积极意义1.混养可以充分地利用池塘水体我国主要养殖鱼类,从它们的栖息习性来看,相对地可分为上层鱼、中层鱼和底层鱼类。如鳙、鲢、白鲫生活在上层,草、鳊鱼生活在中上层,青鱼、鲤鱼、鲫鱼则在底层。因此,将这些鱼混养在同一池塘中,可以充分利用池塘各个水层。(二)混养的积极意义2.混养可以全面而合理地利用池塘的饵料资源池塘中有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水生植物、周丛生物和有机碎屑等天然饵料,而各种鱼类对天然饵料的利用则各有其属性,如草、鳊鱼吃草类,青、鲤鱼吃贝类,鲢、鳙鱼类食用浮游生物,鲫鱼食有机碎屑等。所以,混养使各种鱼类各得其所。3.混养能发挥鱼类之间的互利作用:(1)“吃食鱼”和“肥水鱼”之间的互利关系。青鱼、鲤鱼、草鱼、鲂鱼等生产上称“吃食鱼”,它们的残饵和排泄的粪便可以培育水质,起施肥的作用,因而给鳙、鲢等“肥水鱼”创造了良好的食料来源“一草养三鲢”;反过来“肥水鱼”又通过滤食浮游生物、细小有机物,防止水质过肥,即起所谓“压水”作用,改良了池塘条件,这样既提高了对饵料的利用率和鱼产量,又发挥了互利作用。(二)混养的积极意义(2)鲤、鲫、团头鲂与青、草鱼的互利关系。青鱼、草鱼个体大,食量大,残饵多,粪便多。鲤、鲫、团头鲂等是杂食性的中下层和底层鱼类,个体小,将它们混养在一起,可以清除残饵、改善水质。(3)鲢、鳙之间的关系。鳙主食浮游动物,鲢主食浮游植物,而鲢抢食能力远比鳙鱼强,且池塘的浮游动物数量远比浮游植物少,鱼谚有“一鲢夺三鳙”的说法。在生产上鲢鱼与鳙鱼的比例一般为3~5∶1。(4)罗非鱼与鲢、鳙之间的关系。罗非鱼与鲢、鳙的食性基本相同,但罗非鱼能利用鳙鱼不易消化的蓝绿藻类,蓝绿藻类的大量繁殖,常会抑制鲢、鳙鱼易消化藻类的生长,因此只要适当控制罗非鱼的放养量及增放饲料,就能解决罗非鱼与鲢、鳙之间食性矛盾,而起到互利的作用。(二)混养的积极意义4.混养能减少鱼病几种鱼类混养往往比一种鱼单养鱼病少。这可能是由于在混养中某种鱼或某种龄级的鱼,在池塘中的密度比单养时小得多,其饵料条件和生活空间相对优越。而且在混养条件下残饵较少,水质较好,也能减少鱼病的发生。(二)混养的积极意义5.混养可以解决大规格鱼种供应的困难在鱼池中有计划的混放密养,可以培养出合乎要求的各级鱼种,而不需要增加鱼种塘和专门培育鱼种的人员(一龄鱼种除外),是池塘自力更生解决大规格鱼种的行之有效的途径。并且不同规格的混养还为进行轮捕创造了条件。6.混养能提高池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混养能够大幅度提高鱼产量,改善产品质量,提高人工饵料的利用率,减少鱼病发生和解决大规格鱼种的供应的困难,因而生产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提高,同时混养可以生产出多种鱼类养成品,这对于丰富市场上鱼货品种,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也具有重要意义。(二)混养的积极意义成鱼养殖技术考核指标混养的生物学原理混养的基本模式主要内容放养模式设计放养模式设计遵循原则1、每一种混养模式均有1~

文档评论(0)

方世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105013000012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