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烹彘》文言文译文及启示答案.docxVIP

《曾子烹彘》文言文译文及启示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曾子烹彘》文言文译文及启示答案

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曾子烹彘》这篇文言文的故事啊?这个故事说明了要用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不可欺骗别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同学们也要记得做人要守诚信哦。

《曾子烹彘》原文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成教也。”遂烹彘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曾子烹彘》译文

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去,她的孩子边跟着她边小声哭,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去,等我回家后(再)杀猪给你吃。”妻子刚从集市回来。就看见曾子要抓住猪把它杀了,妻子阻止他说:“刚才只不过是和小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孩子是不能和他随便开玩笑的。孩子是不懂事的,是要向父母学习的,听从父母的教导。如今你欺骗他,这就是教他学会欺骗。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就不会再相信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该用的方法。”曾子于是就把猪煮了。

《曾子烹彘》注释

(1)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

(2)之:曾子之(的)妻,之:(到,助词,呈过度)市

(3)泣:小声哭。

(4)彘(zhì):猪。

(5)适:往,到……去。适市来:去集市上回来。

(6)止:阻止。

(7)特:不过,只是。

(8)婴儿:小孩子。

(9)戏:(通假字)通嬉,嬉戏,玩耍,这里指开玩笑

(10)今:现在。

(11)女:通“汝”意为你,对对方的尊称。

(12)烹(pēng):煮。

(13)顾:回来

(14)是:这

(15)反:通“返”,返回

(16)还:回来

(17)第一个子:你

(18)遂:于是,就

《曾子烹彘》启示

父母与孩子答应的每一件事都必须做到,要与孩子诚实相待。

这个故事说明了要用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不可欺骗别人。

曾子简介

曾子(前505~前432),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山东济宁嘉祥县)人。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据传以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是他的作品。孔子的孙子孔汲(子思子)师从参公,又传授给孟子。因之,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及其宝贵的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的思想道德修养。著述《大学》、《孝经》等,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之称。

作者简介

韩非,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新郑,新郑是郑韩故城),韩王室诸公子之一,战国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史记》记载,韩非精于“刑名法术之学”,与秦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韩非因为口吃而不擅言语,但文章出众,连李斯也自叹不如。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韩非是战国末期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但古人认为是阴谋学家,韩非的著作一大部分关于阴谋。韩非目睹战国后期的韩国积贫积弱,多次上书韩王,希望改变当时治国不务法制、养非所用、用非所养的情况,但其主张始终得不到采纳。韩非认为这是“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便退而着书,写出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著作,洋洋十万余言。

韩非被韩王派遣出使秦国,于是文采斐然的韩非为秦王嬴政所赏识而倍受重用。由于李斯提出灭六国一统天下的通天大计,而首要目标就是韩国,但作为韩国公子的韩非与李斯政见相左(韩非主张存韩灭赵),妨碍秦国统一大计,廷尉将其投入监狱,最后逼其自杀。韩非自杀于云阳(今陕西淳化县西北)。

12-21|《吴士好夸言》文言文译文及鉴赏启迪意义

12-21|归有光《寒花葬志》文言文译文及鉴赏答案

12-21|《凿壁偷光》文言文译文成语《凿壁偷光》启迪意义

12-21|《买椟还珠》文言文译文《买椟还珠》成语典故启示

12-21|《狐假虎威》文言文译文《狐假虎威》成语启迪寓意

12-21|《鹬蚌相争》文言文译文成语故事《鹬蚌相争》启迪

12-21|《叶公好龙》文言文译文《叶公好龙》成语寓意启迪

12-21|《刻舟求剑》文言文译文《刻舟求剑》启示意义

12-21|《愚人食盐》文言文译文《愚人食盐》成语故事启示

12-21|《揠苗助长》文言文译文《揠苗助长》成长故事启示

《吴士好夸言》文言文译文及鉴赏启迪意义

归有光《寒花葬志》文言文译文及鉴赏答案

《凿壁偷光》文言文译文成语《凿壁偷光》启迪意义

《买椟还珠》文言文译文《买椟还珠》成语典故启示

《狐假虎威》文言文译

文档评论(0)

139****2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