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录

TOC\o1-2\h\z\u第一章总论4

1.1工程背景4

1.2工程概况6

1.3结论与建议7

第二章水文9

2.1水资源概况9

2.2气象条件9

2.3分析10

第三章工程地点及规模12

3.1工程地点12

3.2建设规模13

第四章工程任务和规模14

4.1设计依据与原那么14

4.2技术方案14

4.3推荐方案15

4.4工程量汇总15

4.5运行方式15

第五章工程设计16

5.3工程规划设计17

5.4清淤工程设计18

第六章工程管理20

6.1管理机构20

6.2工程管理范围20

6.3工程观测20

6.4防汛抢险设计21

第七章施工组织设计22

7.1施工条件22

7.2建筑材料22

7.3河道清淤工程22

7.4主体工程施工23

7.5施工总体布置23

7.6施工进度方案24

第八章节能方案25

8.1工程能源消耗种类25

8.2综合能源消耗指标计算25

8.3工程年综合能源消耗量25

8.4节能措施26

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27

9.1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与依据27

9.2环境影响分析27

9.3环境保护措施28

9.4结论31

第十章工程招投标32

10.1招投标方案32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34

11.1投资估算34

11.2资金筹措36

第十二章社会评价37

12.1社会影响分析37

12.2互适性分析38

12.3社会风险分析39

12.4社会评价结论39

第十三章风险分析40

13.1工程主要风险因素40

13.2防范和降低风险措施40

第十四章结论及建议42

14.1推举方案概况42

14.2结论42

附表:

附表1:建设投资估算表

附表2:工程概算表

第一章总论

1.1工程背景

工程名称:********河道清障护坝工程

承办单位:********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A、工程建设单位关于编制本工程设计文件的委托书

B、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方针及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

C、现行有关技术经济范围、标准和定额资料

D、工程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根底资料

执行的主要标准、规程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L5021-93《防洪标准》GB50201-94

《堤防工程设计标准》GB50286-98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标准》SDT338-89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QBJ10-89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标准》SDJ10-78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标准》〔试行〕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工程提出的必要性

①********河道由于久未治理,年久失修,现状的防洪标准已缺乏5年一遇,其设防标准既不适应城市平安要求,也不满足流域规划确定的防洪要求。

②********河道由于年久失修,其所在流域的水环境、生态环境等皆遭遇不同程度的破坏。河道是水生态环境的主要载体,因此,该工程建设亦是生态环境的需要。

③近两年,我国粮食产量有了较大提高,农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农业农村出现了多年未见的好形势。但目前现有水利工程,特别是水利工程大局部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工程主要靠农民投劳、就地取材建成,标准不高、配套不健全,长期运行又无力维护,现有农田水利工程严重老化失修,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脆弱,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影响粮食增产和农业增收,特别是丘陵山区,一场重大自然灾害就可能使刚解决温饱的农民返贫。

.2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在********实施********河道清障护坝工程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且工程可操作性强,受群众欢送。

①领导重视。********结合县水利局专业人员,通过进行现场勘查,一致认为单靠增高桥面只能暂时解决出行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患问题。因此,****人民政府组织人员成立工作小组,明确各自任务与责任,为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提供了领导和组织保障。

②技术成熟,农民积极性高。为了尽快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全县加大了荒山、荒岭、荒坡、荒滩的综合开发、治理力度,通过狠抓退耕还林、太行山绿化、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和片区开发等工程建设,“四荒”开发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全县已完成开发面积30万亩,尚有适宜开发的土地41.5万亩。本工程区所涉及的村现有土地土层薄、地势不平,保水、保肥能力差,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脆弱,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影响粮食增产和农业增收,是影响农民生产、生活的最大障碍,通过工程建设可消除洪灾对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平安的威胁。因此实施该工程是一项惠及民生额好事,

文档评论(0)

199****47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0212102200004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