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202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VIP

辽宁省丹东市202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辽宁省丹东市202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要塞(sài) 绯闻(fěi) 记载(zǎi) 抑扬顿措(cuò)

B.忌讳(huì) 翘首(qiáo) 炽热(zhì) 令请高明(lìng)

C.胆怯(què) 要挟(xié) 悄然(qiǎo) 诚皇诚恐(huáng)

D.拘泥(nì) 狡黠(xiá) 诘责(jié) 不屑置辩(biàn)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党的二十大提出,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是______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内容。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______和补充。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读一点儿好书,______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启迪思维,还可以______良好的精神气质。

A.推进 延伸 不仅 塑造

B.推动 延伸 不仅 培养

C.推动 延展 不但 塑造

D.推进 延展 不但 培养

3.下列各项中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②例如,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就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

A.“观察”“不断”“逐渐深入”“胸有成竹”分别是动词、副词、偏正短语与主谓短语。

B.“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是转折关系复句。

C.画线句的表述有误,应将“就”改为“才”。

D.“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应放在②句的前面。

4.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是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

B.垂髫、始龀、加冠、而立、不惑、耳顺,表示的年龄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C.《简·爱》《格列佛游记》《海底两万里》如同颗颗璀璨的明星在英国文学的天空中熠熠生辉。而它们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乔纳森·斯威夫特、儒勒·凡尔纳也成了享誉世界的作家。

D.祥子拉曹先生回家的路上,被孙侦探跟踪,于是曹先生让祥子把他拉到左宅,并让他回到曹家报信。祥子刚到曹家,就被孙侦探抓住了,他存的钱也被敲诈走了。

5.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乙】

赤壁

杜库①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②。

诸葛③心中空有汉,曹瞒④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矶鸥鸟满烟芜。

【注释】①杜庠:号西湖醉老,以诗名于景泰间。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②舳舻:船只首尾相接非常多的样子。③诸葛: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④曹瞒:即曹操,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诗第一、二句交代了作者的兴感之由,发现一支沉入泥沙中的断戟,经磨洗后,是赤壁大战的遗物,作者顿生思古之情。

B.乙诗第一句中的“本”字,则明白暗示了曹军骄兵必败、“雄图”终将化为泡影的历史结局。

C.两首诗都以赤壁之战为背景,两首诗表达的情感相似,都表达了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伤感情绪。

D.甲诗尾句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乙诗尾联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给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

二、材料题

6.名著阅读。

A.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挺挺身材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尖嘴咨牙弼马温,心高要做齐天圣。

B.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口里道:“这个师父端的非凡,使的好器械!”众泼皮道:“这位教师喝彩,必然是好。”智深问道:“那军官是谁?”

C.神父仔仔细细地查看他们的口袋,连一条衣缝都不放过,想找出点儿烟丝。可什么也没找到。于是他就着手查看第四个孩子,那个长着一对黑眼睛,穿着一件破旧的灰衬衫和一条膝盖打着补丁的蓝裤子的男孩。

英雄永远与时代同行。学校开展“读名著,敬英雄”主题阅读活动,请你猜猜上面三个英雄都是谁?写出有关这三位英雄的各一个经典情节。

三、默写题

7.古诗文默写。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春蚕到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卷子杂货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多年致力于一线教学工作,结合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为大家提供更好的学习提升的,取得更好的成绩。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