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高考地理模拟试卷.doc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高考地理模拟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高考地理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2分,共4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某地理研究小组在某地进行一年的观测后,绘制出了该地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构成的夹角α的年变化及太阳高度β在b日的日变化(极圈纬度取66.5°,回归线纬度取23.5°)示意图(如图)。其中虚线代表α的变化,实线为β的变化。据此回答1~3题。

1.该地可能位于()

A.奥伊米亚康(63.27°N,142.77°E)

B.朗伊尔城(78.22°N,15.55°E)

C.恩克斯堡岛(74.90°S,163.77°E)

D.南设得兰(63.37°S,53.83°W)

2.推测c日至d日,当地的昼长变化为()

A.先变长再变短 B.先变短再变长

C.始终不变 D.持续变短

3.若图中M﹣N=13,则()

A.X=86.5 B.Y=56.5 C.M=37 D.N=17

墙状山山璧如刀削,形似薄板,相对高度多在数十米或几百米,山体坡度近90°,墙面陡直,墙顶平整,沿一定方向延伸且走向稳定。如图示意某墙状山景观。据此回答4~6题。

4.符合墙状山岩体特性的是()

A.水平裂隙发育 B.气孔构造发育

C.岩性较松散 D.岩性较坚硬

5.与墙状山陡峻山坡的形成密切相关的地质作用是()

A.化学风化 B.冰川侵蚀 C.海浪冲刷 D.重力崩塌

6.墙状山会进一步演化形成()

A.孤峰 B.平顶山 C.洼地 D.U形谷

三峡水利枢细于2003年6月开始蓄水发电,其运行后,水坝下游固水沙输移导致的河床粗化现象(河床沉积物平均粒径变大的过程)和水位调整等现象得到了持续关注,图1为“长江局部水系示意图”,图2示意“枝城站2004﹣2015年相同流量情况下河床水位的变化”。据此回答7~8题。

7.通过同流量一水位变化,可推断枝城附近河段()

A.洪水期,河床以侵蚀为主

B.枯水期,河床以沉积为主

C.枯水期,河床以侵蚀为主

D.洪水期和枯水期均以侵蚀为主

8.下列关于河床粗化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粗化现象完成后,利于洪水期行洪,降低同流量一洪水期水位

B.粗化现象完成后,会抑制枯水期河道冲刷,抬升同流量一枯水期水位

C.粗化现象过程中,将导致图示时段长江干流水位高于洞庭湖位时间提前

D.河床粗化现象将会持续进行下去

如图分别示意四座山地南、北坡的植被或气候要素随海拔的变化情况。据此回答9~11题。

9.从南北半球看,位于不同半球的两座山地是()

A.甲和乙 B.乙和丁 C.甲和丙 D.甲和丁

10.四座山地的共同特征是()

A.南坡都是阳坡

B.南坡都是迎风坡

C.山顶都有永久积雪或冰川分布

D.阳坡都是迎风坡

11.下列关于甲、丁两山地所在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处于亚热带大陆的东、西两岸

B.冬季都盛行西南风

C.河流汛期出现的季节相反

D.南坡的光热条件都优于北坡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人口流动已经成为主导我国区域间人口变动的决定性因素,我国的人口流动可以划分为乡乡流动(乡村到乡村)、乡城流动(乡村到城镇)、城乡流动(城镇到乡村)、城城流动(城镇到城镇)四种类型,如图示意2000年﹣2020年我国不同人口流动类型在流动人口中所占比例(%),据此回答12~13题。

12.推测P1、P2、P3、P4分别表示()

A.城城流动、乡乡流动、城乡流动、乡城流动

B.城乡流动、乡城流动、乡乡流动、城城流动

C.乡城流动、城城流动、乡乡流动、城乡流动

D.乡城流动、城乡流动、城城流动、乡乡流动

13.下列对该时期流动人口社会经济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①乡城流动人口中跨省流动比例较小

②城城流动人口平均文化程度较高

③城乡流动人口中中老年人比例较大

④乡乡流动人口受经济因素影响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城市腹地指城市周围与城市具有紧密经济、文化联系的毗邻地区,城市与腹地的关系可以分为吸收和辐射两种模式。一般来说,城市规模较小时以吸收应地资源为主,城市规模较大时以辐射为主。如图为城市发展过程中单向吸收和双向影响模式示意图,图中C、C1、C2、C3、C4表示城市,据此回答14~15题。

14.与单向吸收模式相比,双向影响模式()

A.不利于腹地内城市的发展

B.腹地与中心城市的互补性增强

C.中心城市发展速度较慢

D.不利于腹地自然资源的开发

15.图2中的C2、C3城市发展速度较C1、C4快,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理位置 B.城市规模 C.交通条件 D.人口规模

山西省作为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积极开展小流域的治理工作,取得了卓越成效。如图示意山西省某小流

文档评论(0)

136****34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