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文言文二则 铁杵成针 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8铁杵成针年级:四年级学科:语文(部编版)

请同学们根据以下信息,猜一位诗人。(1)他是唐代诗人。(2)他喜欢喝酒,杜甫形容他“一斗诗百篇”。(3)后人称他为“诗仙”。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为人爽朗大方,乐于交友,爱好饮酒作诗,代表作有《静夜思》《行路难》《望庐山瀑布》

铁杵成针chǔ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qìǎozú

1.请同学们用国家通用手语或普通话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提示:同学们可以反复观看老师的范读部分。

7画,上下结构,上窄下宽。

8画,上中下结构。注意下面这一竖,起笔于两“人”之间,不能超过两“人”。

弃:抛弃、放弃。

卒:完成、完毕。

可以利用注释理解课文的内容。

①是:这。②媪:对老年妇女的尊称。③方:正在。注释:过是①溪,逢老媪②方③磨铁杵。例如:(他)路过这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翻译: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②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③去④。过是⑤溪,逢老媪⑥方⑦磨铁杵。问之,曰:“欲⑧作针。”太白感其意⑨,还卒业⑩。铁杵①成针①铁杵: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②世传:世代相传。③弃:放弃。④去:离开。⑤是:这。⑥媪:对老年妇女的尊称。⑦方:正在。⑧欲:想要。⑨感其意:被她的意志感动。⑩还卒业:回去完成了学业。注释:对照注释,想想每句话的意思,再说说故事内容。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学业就放弃了。他路过磨针溪,见到一位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被这位老妇人的意志所感动,于是就回去勤奋学习,完成学业。

“太白感其意”提问:李白是被老妇人怎样的意志所感动呢?

铁杵针难度大老妇人有恒心,不放弃的意志。

当李白被老妇人的意志感动后,他怎样做了呢?联系上下文回答。“太白感其意,还卒业”。李白回去继续学习,完成了学业,他从一个放弃学业的人变成了坚持学业的人。

同学们在生活中有遇到需要“有恒心”“不放弃”的事吗?

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不会手语,上课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感到很吃力。但是老师在放学后给我补习,同学们在课间找我聊天,慢慢的,我懂的手语就多了。现在的我就可以和老师、同学们流畅地交流。因此,我明白了只要有恒心、不放弃,最后一定可以成功的。

小结:(1)正确读写“弃”“卒”两个字。(2)对照课文注释,理解课文内容。(3)联系生活,说出课文给自己的启示。

请同学们带着对课文的理解,背诵课文,完成填空。

文档评论(0)

最新试卷真题【首发】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最新中小学试卷真题,原版教辅电子档,校网通等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1月3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