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优质课件: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pptx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优质课件: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pptx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宗教改革一张图学透文艺复兴目录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三组题讲透第(5)题第(6)题第(7)题第(8)题一张图学透文艺复兴1背景经济14世纪以来,意大利工商城市兴起,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一张图学透文艺复兴15世纪的佛罗伦萨政治*基督教会的黑暗统治和文化专制阻碍了社会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与个人享乐。文化意大利保留大量古希腊文化遗存。造纸术与印刷术传入欧洲,极大地便利了文化的传播。外因一张图学透文艺复兴1表现文学领域(文学三杰)核心思想薄伽丘:代表作《十日谈》,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一张图学透文艺复兴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薄伽丘但丁:代表作《神曲》,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之情,歌颂自由、理性和求知精神。彼特拉克:代表作《歌集》,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强调人的世俗情感,个性自由。彼特拉克但丁一张图学透文艺复兴1表现艺术领域(美术三杰)核心思想达·芬奇: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强调艺术要歌颂人的美及人的丰富思想感情。一张图学透文艺复兴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达·芬奇米开朗琪罗:代表作《大卫》《摩西》,体现了人物的思想、意志和精神气质。拉斐尔:代表作《西斯廷圣母》,反映了人间母子的亲情,将传统的宗教题材描绘成现实生活中的理想美。米开朗琪罗拉斐尔一张图学透宗教改革2政治上根本原因一张图学透宗教改革新兴资产阶级形成,民族意识增强,专制君主兴起。背景天主教会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经济上思想上西欧资本主义兴起,教会的经济特权引起社会各界强烈不满。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质疑。直接原因罗马教皇派人来德意志兜售赎罪券。教会出售赎罪券一张图学透宗教改革2马丁·路德一张图学透宗教改革认为只要信仰上帝,灵魂便可获得拯救,而不是靠购买赎罪券来赎罪,即因信称义。君主拥有上帝授予的权力,君主权力高于教士甚至教皇。马丁·路德思想主张简化宗教仪式,每个人都可和上帝直接交流。无需神职人员干预和繁缛的礼拜仪式。坚持《圣经》高于教皇,每个信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马丁·路德张贴“九十五条论纲”三组题讲透(1)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第(1)题解析:从题干材料“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可以看出市民阶层的意志对教会的影响,而早期城市中的市民主要从事工商业,所以反映出佛罗伦萨工商业阶层的成长壮大,故A项正确;三组题讲透(1)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A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第(1)题解析:结合时间,13世纪后半期文艺复兴运动尚未开展,人文主义不可能得到广泛传播,故B项错误;尊重市民意愿不能反映教会权威的提高,故C项错误;新教理论的形成是在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中,故D项错误。(2)课程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世纪后期,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一些新设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据《外国教育史》材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这一思潮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第(2)题答案:思潮:人文主义。背景:中世纪西欧教育长期被教会垄断;中世纪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运动兴起;近代自然科学产生。(2)课程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世纪后期,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一些新设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据《外国教育史》材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这一思潮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第(2)题解析:第一小问思潮,依据材料一中“中世纪后期”“西欧”“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等信息可知是人文主义思潮。第二小问背景,紧扣时间“中世纪后期”,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阐述。政治上中世纪西欧教育长期被教会垄断,经济上中世纪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思想上文艺复运动兴起、科技上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等。小积累小积累(3)维多里诺是

文档评论(0)

138****51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