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系统性红斑狼疮:如何应对紊乱的免疫系统?.pdf

07|系统性红斑狼疮:如何应对紊乱的免疫系统?.pdf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7|系统性红斑狼疮:如何应对紊乱的免疫系统?

我是薄世宁。欢迎来到《临床医学前沿报告》。

今天,我要和你同步的消息是治疗红斑狼疮的两款新药:一款叫泰它西

普,它23年11月刚刚通过了完全上市批准。另一款叫贝利腾单抗,

这是2022年过的审批。

说到红斑狼疮,就在刚刚过去的12月12号晚上,演员周海媚,不幸

病逝,年仅57岁。有报道,她在生前就一直饱受红斑狼疮的困扰。最

近几天,这个病的话题度还在持续飙升。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持续地、

错误地攻击自身的组织和器官,导致多个系统、多个器官损害。

这个病目前是没办法根治的。如果治疗不及时、不到位,会患对者的脏

器造成损害,而且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最终会引起患者死亡。

根据《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发展报告2020》的数据,目前在我国有超

过100万红斑狼疮的患者,发病率居全球第二。咱们有必要对这个病,

有更深的了解。

今天的报告,特别邀请了北医三院风湿科的姚中强主任,作为指导专家。

我们一起给你系统性地讲讲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它以前怎么治的,以

及新药新在哪儿。

以前的治疗方法

好,咱们来先说一下,在以前红斑狼疮有哪些治疗方法,以及常规的治

疗方式有什么优点,又有哪些不足。

既然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那么,如果你是医生,你会怎么

办?

你可能立刻就会想到,用药物去压制患者的免疫系统,免疫细胞的功能

弱了,对器官的损害不就小了吗?

确实,常规疗法,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它们的作用原理都是

降低患者整个免疫系统功能,减少抗体生成,进而减少抗体对组织和器

官的攻击,最终达到降低炎症反应,保护器官的作用。

好,了解了常规治疗的作用原理。那么它们的效果怎么样呢?

研究表明,在我国,通过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红斑狼疮患者

5年生存率从以前的50%~60%,已经升高到了今天的90%以上。红

斑狼疮已经由以前的急性、高致死性疾病,转成了慢性、可控性疾病。

毫不夸张地说,这确实是非常大的突破。

但问题也来了。

无论是糖皮质激素,还是传统的免疫抑制剂,它抑制的是整个免疫系统。

你想,免疫系统里的淋巴细胞很多啊,那这些药无差别地攻击所有类型

的淋巴细胞,既把那些“捣乱”的细胞打击了,也把那些人体负责预防

感染的细胞也一起打击了。这样一来,患者感染的风险就会相应增加。

而且,你也知道,糖皮质激素长期、全身、大量应用也会存在一定副作

用,包括股骨头坏死、青光眼、白内障、类固醇性糖尿病、继发性感染、

高血压、高血脂和结核复发等等。激素的副作用你应该多少听说过。

所以,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后,激素就得减量。但减量后,副

作用是小了,很多人又容易复发了。根据研究,红斑狼疮患者复发率高

达60%以上,而且每多复发1次,未来患者的器官损害的风险就会增

加,患者的寿命就会缩短。那就等于药一直不敢停啊,是不是很令人困

扰。

总而言之,尽管红斑狼疮常规治疗的疗效大大提升了,但是仍然存在复

发风险高、副作用明显这样的问题,还有巨大的未被满足的空间。

新药新在哪儿?

说完常规疗法,接下来咱们说说,治疗红斑狼疮的两款新药新在哪儿?

效果怎么样?

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概括新药新在哪儿,那就是“打得更准了”这五个

字。为什么这么说呢?

咱们刚才说,糖皮质激素和传统的免疫抑制剂,打击的是整个免疫系统。

但研究发现,红斑狼疮患者之所以发病的一个环节,是一种免疫细胞—

—B细胞被激活了,然后会产生抗体,抗体攻击全身的器官,对人体造

成损害。

B细胞是怎么被激活的呢?B细胞被激活,其中值得咱们今天了解的路

径有两种。第一种,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mphocytestimulating

factor,BLyS),与B细胞表面的受体相结合,进而激活B细胞。第二

种是增殖诱导配体(APRIL)与B细胞表面的受体相结合,进而激活B细

胞。

而两款新药主要作用的就是B细胞,你说,跟抑制整个免疫系统比,是

不是打得更准了。

接下来,我们详细说说这两款新药的作用原理。

新药泰它西普,作用原理是特异性与B细胞表面的某种受体相结合。结

合后,刚才我讲到两种路径中的两种关键分子,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和

增殖诱导配体,都无法和这个受体结合了,那就不能继续激活B细胞了。

这相当于同时把这两条引起B细胞激活的路径都打断了。

而另外一款药贝利腾单抗,则是跟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相结合,阻止B

细胞被激活。这款药是首个获批治疗红斑狼疮和狼疮性肾炎的生物制

剂。2011年先在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3****97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物业管理师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3日上传了物业管理师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