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6篇)综合集训02(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docx

阅读(16篇)综合集训02(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docx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阅读综合集训02

诗歌、文言文、小说、散文、说明文、议论文、非连续性文本、名著各两篇

【诗歌阅读】

(2023·江苏徐州·统考一模)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浪淘沙·北戴河

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1.诗人由秦皇岛外白浪滔天、一片汪洋之景中联想到了什么?

2.古人常说:“一词警策,乃使全篇生辉”,请从诗中找出人物最富表现力的那个动词并加以分析。

【答案】

1.联想到一千多年前曹操登临碣石山观沧海的历史往事和那首《观沧海》诗。(需答出两点)

2.“挥”字,写出了人物(曹操)驰骋沙场、南征北战的戎马生涯,显示了人物洒脱豪放、威猛勇武的性格特征。(词语,内容,性格特征,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对题干的理解,是让学生描述词下片作者想到的内容,因此要把握住诗词原句“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遗篇:指曹操的诗作《观沧海》,曹操于建安12年(公元207年)北征乌桓,路过碣石山。曹操登山观海,写了《步出夏门行》四首,其中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之句。根据此句的内容可知作者穿越时空的界限进行联想,想到了魏武帝曹操登临碣石山观沧海的历史往事,《观沧海》一诗表现曹操当年的勇武和气势,这样体现了诗人对古人故事的歌颂和赞美。

2.本题考查赏析诗句。“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意思是:那时魏武帝曹操跃马挥鞭,东巡至碣石吟咏过诗篇。“挥”字勾勒出一千七百多年前曹操策马扬鞭,登山临海的雄姿,显示了人物洒脱豪放、勇往直前的豪迈气概,表达了曹操渴望建功立业,统一中原的雄心伟志和宽广胸襟。

(2023·江西九江·统考一模)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雨晴

陈与义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颔联绘雨晴之景,“江面清”三字并非写雨后的江面。

B.颔联,诗人的视线因鹊叫由仰视转平视,绘型兼及绘声;因残雷低响,视线由近而远,落笔以写声为主。

C.这是一首通过写景叙事的抒情诗,颈联用了六个带修饰的词,使得记事具体可感。

D.全诗由时间的推移写到空间的变化,构成了多层次多侧面的丰富内涵。

4.请根据诗题、叙事、写景的角度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答案】

3.D

4.诗题“雨”“晴”连用,由“雨”转“晴”,隐隐透露出诗人的欣喜之情;叙事则用“尽取”“急搜”“微凉”“稳睡”“奇句”“新晴”六个词抒发雨晴的喜悦;意象从“晴空”“白云”“语鹊”“雷声”构成多层次多角度、气势恢宏的绚丽景观,喜悦之情流露其中。

【解析】

3.本题考查诗歌理解和赏析。D.根据“天”“江面”“纤云”“小滩”“墙头”“楼外”可知,先写空间的变化;根据“微凉”“新睛”“今宵”可知,后写时间的推移。因此本项中“由时间的推移写到空间的变化”理解错误;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抓住题干中“诗题”“写景”“叙事”,对诗歌中写景和叙事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分析这些内容是如何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本诗诗题“雨晴”,是由“雨”转“晴”之意,雨过天晴,给人的心情是开朗爽快的,因此诗题透露出作者的欣喜之情。全诗八句,前四句是写景,首联“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写雨后初晴天空的景象。颔联“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诗人的视线由于鹊叫自然地由仰视转为平视,描写由形为主转声为主。“犹湿”,即写出雨后初晴,又表现了鹊的情态活泼可爱。下句,随“残雷”的低响,描写形声兼顾转以写声为主,“气未平”三字写雷声不甘干立即销声匿迹。这一联,运用了拟人手法,使诗句富有生气。清脆的鹊语与低沉的残雷形成对比,和谐一致,交织成一首雨晴时大自然的交响曲。这两联描绘出雨晴之后美好的景色。天空澄澈,鸟儿迫不及待地报晴,雷声不甘于立即销声匿迹,字里行间表达出诗人对雨后初晴美景的喜爱之情。后四句叙事。颈联“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用叙事抒发雨晴的喜悦。雨后微凉引起睡意,雨后新晴牵动诗情,但诗情胜过睡意。诗人要用诗句来报答自然的美意。表达了对雨后初晴的喜悦之情。尾联“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两句仍叙事,事中有景,景中富情。“卧看星河尽意明”一句化用杜牧的“卧看牵牛织女星”,只是没有小杜诗句的寂寞感,而是兴致盎然。诗人想象自己在雨后卧看星河的情形。“尽意明”三个字不仅描绘星河的明澈,也写出诗人想象自己卧看星河虽然“无人共”,但是依然兴致勃勃的情形。这首诗中,诗人捕捉住雨后初晴自然景况变化的瞬间,以乍晴的天空,漂浮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ien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