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昆山市中考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昆山市中考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下列各组名称或俗名表示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A.冰干冰 B.纯碱烧碱 C.氧气液氧 D.熟石灰氧化钙

2.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g B.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3:1:4

C.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D.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3.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取药品

B.稀释

C.称量

D.收集二氧化碳

4.在发酵面团中加入下列某种物质的溶液揉和,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这种物质是

A.碳酸氢钠

B.氢氧化钙

C.氧化钙

D.氯化钠

5.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其中不正确的是()

A.取一定量粗盐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6.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食用油加入水中,振荡后可形成溶液

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

C.稀硫酸能够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少量氯化钠固体,固体不溶解

7.银是导电性最好的金属。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银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为金属元素 B.质子数为47 C.元素符号为Ag D.中子数为44

8.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B.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9.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未利用对比实验思想方法的是()

A.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 B.研究分子运动 C.研究燃烧的条件 D.研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10.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其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O2=2X+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是Ag2SB.H2S中S元素为-2价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D.H2S是无毒的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化学用语是一种信息丰富、国际通用且比较简明的化学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原子_____。

(2)氧化铝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向一定质量的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66.9g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得到4.9g蓝色沉淀。请计算: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________。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其中某一反应过程的微观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化学反应前后种类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___(填“分子”或“原子”)。已知丁是一种单质,则丁的化学式是______。下列对该反应的认识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个数和质量都不变

B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1:2

C使用催化剂的目的是加快化学反应,减少尾气中的有害气体

D新物质的生成或反应物的消失都可以说明发生了化学反应

14.分类、推理都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图片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个实验:

A

B

C

D

若按照实验思想方法分类,与其他三个实验不同的是实验_____(填字母),原因是_____。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钙的活动性较强,不能与活动性位于它之后的金属的盐溶液直接发生置换反应,理由是钙先和水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单质,请写出金属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若将金属钙投入氯化铵溶液中会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_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有关问题(以下实验均在溶液中进行,微溶性物质按可溶处理,且澄清石灰水少量)。

(1)实验I得到白色固体甲的成分是_____。

(2)实验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溶液D中可能存在的溶质是____。

(4)溶液A、B、C、D、E、F,用来鉴别H2SO4

文档评论(0)

zc123456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做好每一个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