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矿资源的成矿机制与地质工程研究.pptx

铜矿资源的成矿机制与地质工程研究.pptx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铜矿资源的成矿机制与地质工程研究

汇报人:

2024-01-21

铜矿资源概述

成矿机制探讨

地质工程技术在铜矿勘探中的应用

铜矿资源评价与储量计算

铜矿开采技术与环境保护

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

contents

01

铜矿资源概述

电气工业

铜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是电气工业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广泛用于电线、电缆、电机、变压器等制造。

制造业

铜及铜合金具有优良的加工性能、耐蚀性和耐磨性,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机械零件、轴承、齿轮、阀门等。

建筑业

铜及铜合金在建筑业中主要用于制造水管、气管、暖通空调管道、屋顶、幕墙等。

国防工业

铜在国防工业中也有广泛应用,如用于制造弹药、引信、导弹部件等。

智利、秘鲁、墨西哥等国家拥有丰富的铜矿资源,其中智利是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国。

南美洲

美国和加拿大也拥有重要的铜矿资源,如美国的密歇根州、亚利桑那州和加拿大的安大略省等。

北美洲

澳大利亚的铜矿资源主要分布在昆士兰州和新南威尔士州,其中昆士兰州的铜矿带是全球最大的铜矿带之一。

澳大利亚

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也拥有丰富的铜矿资源,其中中国是全球第三大铜生产国。

亚洲

资源储量丰富

中国铜矿资源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江西、云南、安徽、内蒙古等地区。其中,江西德兴铜矿是中国最大的露天铜矿之一。

中国铜矿床类型多样,包括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脉型等。不同类型的铜矿床具有不同的成矿机制和找矿标志。

中国许多大型铜矿床位于地形复杂、气候恶劣的地区,如青藏高原和西南山区等。这些地区的开采条件十分困难,需要采取特殊的技术措施和工程手段。

中国许多铜矿床中伴生有金、银、铅、锌等多种有益元素。这些伴生元素不仅提高了铜矿资源的综合利用价值,也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矿床类型多样

开采条件复杂

伴生元素多

02

成矿机制探讨

富含铜的岩浆在地下深处冷却时,铜元素可能因熔离作用而富集形成铜矿体。

岩浆熔离作用

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可能分异出富含铜的热液,这些热液在有利的地质条件下沉淀形成铜矿。

岩浆热液作用

地下深处的热液在对流循环过程中,可能萃取围岩中的铜元素,并在适当的位置沉淀形成铜矿。

热液与围岩发生交代作用,使铜元素活化、迁移并在有利的地质环境下富集形成铜矿。

热液交代作用

热液对流循环

含铜的热水溶液与海水混合,在海底或湖底沉积形成含铜的沉积岩或沉积物。

同生沉积

含铜的表生水在盆地或洼地中沉积,形成含铜的沉积层或矿床。

后生沉积

区域变质作用

在区域变质过程中,原岩中的铜元素可能被活化、迁移并在变质岩中富集形成铜矿。

接触变质作用

岩浆侵入体与围岩接触带发生的变质作用,可能使围岩中的铜元素活化、迁移并在接触带附近富集形成铜矿。

03

地质工程技术在铜矿勘探中的应用

通过测量地壳上各点的重力加速度,研究重力场的变化规律,推断铜矿体的赋存状态。

重力勘探

磁法勘探

电法勘探

利用岩石、矿石的磁性差异所引起的磁场变化来寻找铜矿体的方法。

根据不同岩、矿石间的导电性差异,观测和研究人工或天然电场的变化规律来寻找铜矿体。

03

02

01

利用钻探设备向地下钻进成孔,取出岩芯进行观察和分析,直接了解地下铜矿体的赋存情况。

地质钻探

在已知矿体或矿化带的位置上,施工坑道进行钻探,以揭露和圈定铜矿体。

坑道钻探

采用定向钻进技术,使钻孔沿预定方向延伸,提高钻探效率,降低勘探成本。

定向钻探

遥感图像解译

利用遥感图像上的色调、形态、纹理等特征,识别与铜矿化有关的蚀变信息,圈定铜矿化远景区。

多源遥感数据融合

将不同来源、不同分辨率的遥感数据进行融合处理,提高铜矿化信息的识别精度和可靠性。

遥感与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数据的综合应用

将遥感数据与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相互验证和补充,提高铜矿勘探的效率和准确性。

04

铜矿资源评价与储量计算

通过地质填图、剖面测量、钻探、坑探等手段,查明铜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和品位等地质特征,进行铜矿资源评价。

地质法

利用铜矿体与围岩的物理性质差异,通过重力、磁法、电法等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寻找和圈定铜矿体。

地球物理法

通过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等地球化学样品的采集和分析,发现铜矿元素的异常分布,进而评价铜矿资源。

地球化学法

储量计算原则

遵循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根据铜矿体的地质特征、勘查程度和可行性研究结果,合理确定储量计算边界和参数。

储量计算方法

采用断面法、块段法、地质统计学方法等,结合铜矿体的形态、产状和品位变化特点,进行储量计算。其中,地质统计学方法能够充分利用勘探数据,提高储量计算的精度和可靠性。

国内典型铜矿

01

江西德兴铜矿、云南东川铜矿等。这些铜矿具有规模大、品位高、成矿条件优越等特点,通过加强地质勘查和综合评价,实现了铜矿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国外典型铜矿

02

文档评论(0)

151甜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